印太竞逐:大国毫不掩饰的利益主张

黄钦勇
2021-07-06
万卷书-024

美国的国家利益是把太平洋当成内海,美国的全球信誉建立在对日本、韓國的承诺上。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8年的金融风暴间,美国主导了世界,无人敢于挑战。现在美国隐忧中国崛起,并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2017年开始的印太战略是一种进化,美国也抛弃了欧巴马时代不愠不火的外交战略。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日本是最积极主张印太战略,采取积极型外交战略的国家。日本从未忘记自己资源短缺,保护资源是永远的国家任务。现在日本因为中国崛起而充满了焦虑,80%石油来自波斯湾,90%经过南海,支持臺湾、美国是国家政策。日本积极寻求结盟,日本专家也说:「让印度站在日本这一边,才能保证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可以取得平衡」。

印度拥有令人迷惑的多元文化、种姓制度,22种主要语言,29个邦,穆斯林达2亿人,是全球第三大穆斯林国家,仅次于印尼与巴基斯坦。印度2006~2017年间有2.7亿人脱离贫穷,有6亿人在25岁以下。但过度商业化的媒体与社群媒体是印度的隐忧。印度有84%的石油仰赖进口,而且路线与中国一致,也经常相互竞标,但中国总是以较佳的条件获胜,这也是印度积极布建海军的原因。

印度认为巴基斯坦是最大的威胁,过去与中国保持冷淡的关系正在面对挑战,中巴之间有条「经济走廊」,内容包括铁路、公路与港口,甚至中国人的社区。这引发了巴基斯坦人的疑虑,也让印度人不安。中国希望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总是想把印度绑在印度洋边,希望印度永远是二线国家,不会对中国的霸权造成威胁。

韓國是第五大出口国、造船大国、第六大海港、拥有远洋海军,也驻军海外。野心勃勃地参与国际关系,但与中国的相互信赖关系正在降低。因为萨德飞弹事件而与中国出现摩擦,现在的韓國与印度在钢铁、汽车等领域合作。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