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产业全面挺进,但进度不如预期

黄钦勇
2017-03-29
产业观察-054
2015年,半导体的进口金额维持2,307亿美元的高档,大约贡献了全球29%的半导体需求量,但中国能自己供应的比重仅有4%。
2015年,半导体的进口金额维持2,307亿美元的高档,大约贡献了全球29%的半导体需求量,但中国能自己供应的比重仅有4%。

2013年,中国从海外进口了2,330亿美元的半导体,进口金额首度超越石油,也促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纲要」的出现,并在2014年9月募集第一波的「大基金」。2015年,半导体的进口金额维持2,307亿美元的高档,大约贡献了全球29%的半导体需求量,但中国能自己供应的比重仅有4%。

中国政府希望到2020年为止,能够维持每年20%的成长。相较于海外的购并工作不断的受到干扰,中国显然更积极于自建工厂的努力。整体而言,我们可以用「自建工厂」,发展3D Flash,也同步发展材料设备业等几个字来形容中国大陆现在的半导体产业战略。DRAM产业虽非重点,但也并非不动如山,而是由地方政府扮演主力。由于各大DRAM厂并无出售計劃,且无意恶性竞争,中国要取得技术来源并非易事。

其实,按部就班的投资,对中国而言是缓不济急,购并相对快速、有效,但受限于国际环境,中国心有余力不足。AVAGO以370亿美元投资Broadcom,软银以320亿美元投资ARM,都是重大的投资案。中国在2015年投入的购并基金为171.4亿美元,只占全球比重的12%,这离中国政府的期待,显然还有一段距离。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