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信息处理之父Herman Hollerith

1890年代的美国人口普查扮演今日信息处理革命的最大推手。当时要蒐集6,200万美国人口的数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为此十分头痛。

经过评估,结论是以人工方式做纸本核对已不可行。在人口普查局寻求可行方案的过程,促成早期计算机器技术的演进。当中的关键人物是号称全世界第一位统计工程师Herman Hollerith(1860~1929)。

荷勒里斯在大学时代的表现优异,引起学校教授Trowbridge注意,雇用他到人口普查局当统计员。Hollerith在分析1880年人口数据时,发现以人工方式蒐集和处理信息颇有不足之处,会产生许多错误。

1890年时美国的人口成长超过6,000万,以人工方式做人口普查,计算量已达瓶颈。Hollerith一直在注意两套系统:Joseph Charles(1752 ~1834,又名Jacquard)的纺织花梭机(Jacquard loom),以打孔卡片(Punched pasteboard card)来控制编织的花样;以及火车列车长将车票打孔来确认旅客及旅程的方法。

根据对这2套系统的观察,Hollerith开始构思人口普查的记数机器(Counting Machine)。

1884年,Hollerith申请到第一个专利:利用卡片穿洞与架在弹簧上的钉子,设计出一种排序技巧。

人口普查人员在记录卡片上打洞,再将整叠的卡片喂入Hollerith设计的机器。机器运作时,装有弹簧的钉子若滑过卡片上的洞,会和下方的电极接触,使电流得以通过。机器以此辨别电流无法通过的卡片,并加以统计。这个庞大的电动排序机被称为Hollerith Electric Tabulating System,是统计应用的一大成就。

1886年,Hollerith已获得打孔卡数据处理方面的一系列专利,成立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TMC)以招揽生意,初期已有许多应用服务。例如帮保险公司分析死亡率数据(mortality data) ,以及提供纽约和巴尔的摩两地间火车的运货帐单。

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使用Hollerith的机器,很有效率的将原来人工统计的时间由2年缩短为6个月。人口普查统计的方式,是将每一个人的数据分别记录于一张40栏位的打孔卡片(这张卡片则成为那个人的永久档案)。所有卡片都输入Hollerith的机器来计算统计。此次人口普查相当成功,为纳税人省下500万美元。Hollerith的机器扬名立万,后为全世界各国采用于人口普查。

报纸Electrical Review于1889年也以 Electrical Science in Census Work为标题,大幅报导Hollerith的发明。
全世界第一位统计工程师Herman Hollerith(1860~1929)。

现为国立阳明交通大学资工系终身讲座教授暨华邦电子讲座,曾任科技部次长,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兴趣为物联网、移动计算及系统模拟,发展出一套物联网系统IoTtalk,广泛应用于智能农业、智能教育、智能校园等领域/场域。兴趣多元,喜好艺术、绘画、写作,遨游于科技与人文间自得其乐,着有<闪文集>、<大桥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