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岛.春秋》系列专访/从分拆转型走向绿色升级 华邦董事长焦佑钧:存储器市场触底,不会更糟了 智能应用 影音
东捷信息
Event

《矽岛.春秋》系列专访/从分拆转型走向绿色升级 华邦董事长焦佑钧:存储器市场触底,不会更糟了

韩青秀

在台湾半导体产业萌芽初期,华邦电子抓住时代契机应运而生,成为台湾少见的整合元件制造厂(IDM)。但成立初期的前十年,华邦不断在营运策略中摆荡与挣扎,为了填补产能,投入记忆IC制造,却面临到存储器产业的周期循环剧烈,华邦终于在2008年决定拆分存储器IC和逻辑IC,并成立新唐科技来承接后者业务,华邦董事长焦佑钧透露,当时最主要考量是产业人才竞争,一语道出台湾记忆IC难以长期扎根的处境。

尽管经过数次转型后,华邦走向与成立初期截然不同的道路,站稳利基型DRAM市场,也成为SPI NOR Flash全球领导大厂。近年来随着ESG风潮兴起,华邦从早期协助客户降低生产成本,转而进化为实践「绿色半导体技术丰富人类生活的隐形冠军」远景,虽然ESG带来绿电使用增加,导致企业本身的生产成本提高,未来如何创造更高附加价值产品,将成为华邦未来发展重心与竞争力。

受到全球通膨及经济疲弱等杂音频传,存储器产业从2022年下半步入景气周期下行阶段,延续至2023年上半仍处于供需失调的产业低潮,焦佑钧认为,现阶段存储器产业已经触底,关键在于需求何时明显复苏,虽然供给过于求的局面可能再延续1年,但产业寒冬进入尾声,迟来的春燕终将报到。

焦佑钧参与DIGITIMES 25周年<矽岛春秋>纪录片专访,以下为专访问答摘要。

问:华邦成立初期与工研院关系深厚,后来营运方向转变,从逻辑IC领域转进至存储器产业,能否请焦董说明当初的想法?

答:工研院电子所成立的半导体计划从1976年开始推动,在经过近10年技术扎根后,开始向民间企业技转,并着手发展下一代技术。而华邦是在1987年成立。当时由工研院电子工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丁元带领团队一起加入华邦,他们希望把工研院内部现有产品与技术进行移转,由华邦设置5寸晶圆厂推动量产,因此华邦于1988年签订技术移转合约,并承接约100多位员工,华邦的成立与工研院关系确实十分深厚。

华邦与台积电是同一年成立,但当时对晶圆代工与IC设计的分工并没有那麽强烈的体认,若当时能预料到后来的产业发展,一开始就不需要建置5寸厂及后来6寸厂,华邦可能就会成为纯粹IC设计公司。

自己盖厂的问题就是产能很难填满,为此,当时公司内部经常有争议,为了填满产能,必须承接外部设计公司的代工,或是自己开发记忆IC。因此成立前十年一直在策略选择上做挣扎。

虽然有很多同仁和投资者希望能专注于晶圆代工,但我一直抗拒这样发展,因为前面已经有台积电和联电两家企业投入晶圆代工,要当第三家的重复性太高,竞争也太激烈,而台湾当时记忆IC并不成熟,故华邦选择走向自有记忆IC产品开发与制造。

但记忆IC本身有产业周期循环问题,却伤害了逻辑IC事业的发展,后来公司决定拆分出新唐科技。可以说华邦1987年创业想做的事情,是比较类似于新唐。

由于记忆IC事业需要大规模和财力来支撑,当产业面临起伏波动时,除产业本身竞争之外,我们也会面临人才竞争。如果企业获利不稳定,人才很容易流失到其他公司,因此记忆IC很难在台湾生根,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竞争,容易会被逻辑IC或IC设计厂商吸走。

此外,华邦当时的逻辑IC业务也面临尴尬处境,当公司赚钱的时候,大部分获利是来自于记忆IC,但公司赔钱的时候,逻辑IC却得跟着共体时艰,成为公司留才的困难,我们在挣扎很久之后才承认失败,最后在2008年决定拆分存储器IC和逻辑IC。

问:华邦创立35年来,让您印象最深刻的困难、挑战为何?

答:如果回溯35年来的发展,早期挑战在于策略的选择,过去半导体在初期成长速度很快,竞争者也不多,华邦在成立初期想要做逻辑IC,也是当时非常创新和领先的模式。但受到营运模式的关系,华邦没有快速跳脱自己制造的营运包袱,反而拖累了逻辑IC的发展。

为了满足产线制造,公司挣扎于晶圆代工或记忆IC之间。还记得在1995、1996年时,华邦的技术团队规模与台积电一样大,但团队需要同时发展三种技术,也就是逻辑IC、Flash以及SRAM,「无法聚焦」是早期最困难的挑战部分;而到了2000年之后,公司挑战就转为如何应付记忆IC的景气循环,一直到华邦把Flash事业做起来后,才较能解决景气循环的难题。

现在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人才留用或稳定营收,在华邦将逻辑IC与存储器IC事业分拆后,这问题便减轻许多,毕竟在存储器打拼的人多半是了解记忆IC的景气循环周期,也成为这个领域工作的一部分;而新唐的逻辑IC就不需要烦恼景气循环,可以根据创新能力来决定自己的发展前途。

因此将华邦的记忆IC做母公司,新唐的逻辑IC做子公司,这样的模式是可行的。虽然记忆IC的需求起伏会影响到逻辑IC,但逻辑IC很稳定,无论母公司营运如何波动,逻辑IC都能具有加分效果,反之则行不通。

问:对于存储器产业发展有何展望?华邦如何跟上产业成长的趋势?

答:存储器分三种应用,一是用于数据储存的NAND Flash,其二是配合处理器工作运算的DRAM,第三种就是华邦具有领导地位的编码型存储器(Code Storage Flash)。从财力和风险的眼光来看,华邦是没有能力进入前两者的主流市场,华邦更适合扮演利基型存储器的角色。

至于编码型存储器能运用在所有电子产品,对产品可靠度要求非常高,如何用不同技术来完成控制码工作,还有很多发想空间,目前业界也在研发如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或其他创新RAM技术,其任务都是为了做成控制码储存。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值得注意的是网安议题,现在黑客能力愈来愈强,如何防卫电子产品的控制码不会遭到黑客修改,编码型存储器的安全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此外,物联网(IoT)时代中,终端装置的能耗必须降低,如何降低功耗与电压,也是重要发展方向。

问:华邦NOR Flash成为全球领导厂商,近年规划斥资投入千亿元筹建DRAM新厂,华邦电对于存储器的布局规划为何?

答:产能规划不是为了DRAM市场的需求,毕竟华邦的市占率不到1%,主要是从利基型供应商的角度出发。高雄建厂选择以DRAM为量产产品,是由于DRAM需要的制程技术是最领先、生产设备也是最新的,为了善用最新设备,DRAM较能发挥新厂价值,但生产DRAM或Flash并不重要,而是在总体产能增加后,一旦市场需求增加,华邦将有更多产能满足客户需求,例如过去2年供不应求之时,Flash与DRAM都在抢台中厂产能,未来总体产能增加后,就能弹性因应市场需求。

华邦董事长焦佑钧认为,现阶段存储器产业已经触底,虽然供给过于求局面可能会再持续1年,但价格不会再糟了。DIGITIMES摄

华邦董事长焦佑钧认为,现阶段存储器产业已经触底,虽然供给过于求局面可能会再持续1年,但价格不会再糟了。DIGITIMES数据照

问:目前上游晶圆厂朝向分散区域生产的方向发展,华邦电要如何应对此一趋势?

答:这是一个困难的题目,如果公司规模够大,例如台积电、联电、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或美光(Micron)等领导厂商,能够在世界各地设厂,但华邦要离开台湾的困难度很高,经济规模如果不够大,将导致成本大幅增加。不过晶圆厂分散生产,对全球供应链将能带来稳定效果或信心提升,虽然原本供应链就很稳定,但把产能放在客户家门口,对客户会为更安心。

问:现在产业吹起ESG风潮的当下,华邦电也开始强调「绿色半导体」,能否请焦董为我们说明如何实现半导体事业经营的绿化?

答:绿色半导体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在制造过程如何减碳,第二是使用过程中如何减碳。

在ESG议题尚未兴起前,我们主要着力在如何帮客户减碳,而减碳过程的前置价值就是降低成本,从半导体竞争的角度,就是要提供客户价廉物美的产品,华邦成为SPI NOR领导厂商,是将并列式输出架构转变为串联式架构,因而产品体积缩小、节省包装材料,连带的PCB材料也跟着减少,创造附带的减碳效果。

另外,利基型DRAM用于可携式电子产品,对于降低功耗的成效非常重视,华邦也与SOC厂商提供KGD合作,降低封装成本。以前业界追求成本降低,采用手段之一就是减少材料使用,达成效果就是降低了碳排放消耗。

近年业界重视ESG趋势,关注于如何降低制造过程造成的碳排,其中,第二类碳排(即用电部分),在制造过程占比达一半以上,企业需要寻找绿电、风电或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第一类碳排则是直接降低制造过程的碳排量,成为另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

过去电价在台湾,处于长期人为偏低状况,业界以往普遍认为绿电将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但国外的电价较高,其传统能源与绿电成本是相近的,随着2023年4月调涨电价,未来若继续调涨几波,传统用电与风电、太阳能用电的成本就差不多了,因此ESG也带来生产成本增加。但成本很难转嫁到客户身上,因此企业因应之道,就是要创造更高附加价值。

问:您如何看待2023年存储器产业景气? 整体产业供过于求的问题何时能解决?

答:我认为现阶段存储器市场已经触底了,市场会不会反弹仍有变量,各类应用的库存预计第2季可望大致去化,但所有存储器的主要应用出海口仍然需求低迷,包括手机、电脑、服务器等,因此存储器需求也很难明显好转,虽然客户的庞大存货陆续去化,却缺乏拉货的新动力。

DRAM供过于求的压力可能至少要持续1年,但这时间并不算久,因为存储器在过去两年景气大好,当时客户担心拿不到货就拼命下单,而DRAM从2022年第2季开始走下坡后,转眼也要1年了,就算再辛苦1年也不算太久,总之情况不会再恶化了,现在客户觉得要拿货很容易,自然不会急着下订单,等到未来市况转变,可能又会手忙脚乱地抢货了。

近期各大存储器原厂都实施减产策略,但我更重视的是市场需求面,PC市场可能要等到2024年,目前期待的是下半年智能手机市场可望好转,如果手机需求改善,将能看到明显的反弹,因为手机是领先所有电子产品最早衰退的应用,从2021年开始转弱,经过快2年时间,预期换机需求可望显现,将领先其他应用提早复苏。

问:华邦对于车用存储器市场的切入点和机会为何?

答:从存储器IC来说,车用最重要的是品质好、可靠度高,华邦的品质与可靠度已能满足车用需求,但华邦具有较好的切入点在于,我们愿意把产能供给寿命延长,由于车用客户不希望频繁更换版本,一款车可能要生产10年或更长,相较于有些先进供应商对产能或制程的更新速度很快,可能会希望客户跟着进入新一代技术,华邦更强调提供满足长期稳定供应和品质稳定的承诺。

问:请董事长对于从事科技产业,或是考虑投入科技产业的新鲜人们一段勉励的话?

答:我的建议是「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或低估自己的潜力」,当25岁的年轻人进入职场前,大约经历过20年的学校教育,但是世界进步非常快,是无法满足未来40~50年发展,人需要不断虚心学习,所以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当世界发生变化,昨天可能认为是很好的能力,明天就不够用了。

但也不用低估自己的潜力,只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就会发现自己能力成长,有能力接受付新的挑战。

近年来台湾科技人才面临短缺,这是不可逆的趋势,我认为的解决之道,一是国际化,国际人才或引进台湾,到世界各地去设点,招募把人才带来台湾;第二是让生产力不断提升,例如只有100人把产出增加50%或100%,这两条路可能是必然要走的路。



责任编辑:毛履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