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机器人分进合击之自动化应用 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Q1
ST Microsite

运动控制+机器人分进合击之自动化应用

  • DIGITIMES企划

工业机器人基本上就是「复杂」而「多轴」的运动控制,相较于一般的三维运动控制来说,工业机器人所需要的运算式,绝对是复杂而多重的,因此对自动化产业来说,机器人的存在一方面是新鲜,一方面也充满挑战。ABB
工业机器人基本上就是「复杂」而「多轴」的运动控制,相较于一般的三维运动控制来说,工业机器人所需要的运算式,绝对是复杂而多重的,因此对自动化产业来说,机器人的存在一方面是新鲜,一方面也充满挑战。ABB

智能自动化系统已逐渐迎向第二次自动化时代,这也成为台湾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与60年代第一次自动化大量生产时代有些不同,其中最具体显露于外的差别,应是加装各式力觉、视觉传感器,以反馈上层管理系统来进行运动控制,「智能化」的需求也成为现在生产在线的重点趋势。

尤其在3C产业多样化及弹性生产的需求下,对照近几年欧日系大厂于德国慕尼黑自动化展表现,包括倾巢而出的多款适用人机混线作业新机种,也显示运动控制与工业机器人整合人力,在产在线的整合性需求也是重点项目之一,当然亦扩张其安全性需求。机电系统业者若能掌握此趋势,提供整合模块化产品,似乎将更有助于创造长远商机。

工业机器人与传统运动控制最大的不同,的确在于「整合度」的问题,这也是今后如果要善用此两者的最大课题。研华

工业机器人与传统运动控制最大的不同,的确在于「整合度」的问题,这也是今后如果要善用此两者的最大课题。研华

如果要谈机器人在自动化的应用,运动控制是免不了拿来比较的技术。传统上来说,运动控制最早是透过传统零组件齿轮、凸轮、联轴器达成,但随着电子元件、软件日益发达,逐渐可把硬件设备性能透过软件模拟,所以于机械开发更为弹性、简单,只要修改软件、参数或更换市面上容易取得之电控模块就能升级,未必需要全部更换硬件,因此在已经自动化的现场来说,厂商可能也不一定有将现有设备转为机器人的需求;以产业别来看,机械业可说是这类的指标性产业,所以当需要转向发展时的动作较为迟缓。

然而,随着机器人发展迄今已超过50年历史,面对着21世纪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不仅高龄少子化现象日趋严重,且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尤其是3C产品未来生产线自动化受到双重的考验,一来要应付多量多样的产品,另外又面临缺工的问题。机器人必须从原来减少员工枯燥、简单重复、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进化到可以多量多样的生产,演变成为「智能机器人(机器人2.0)」。

加入机器人  想像完全不同

第一次自动化的观念,可说是为了大量生产时单向取代人力所不及的工作,如3K(脏kitanai、辛苦kitsui、危险kikem)产业等,而第二次自动化(智能自动化)则强调须具有少量多样或多样少量之弹性,以及增加视/力觉等传感元件,提供反馈功能。进而协助人类提升工作效率和作业员的水准,从单纯加工进化到管理、维修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联合会(VDMA)对于「机器人+自动化=智能生产」的趋势报告指出,基于现今产品日益趋向微型化(Miniaturization),需在轻薄短小的空间里拥有强大功能,以及汽车ABS brakes or 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要求绝对安全与可靠度(Safety and Reliability),透过自动化技术提供100%零缺陷的品质,因此强调应藉由弹性生产系统因应动态市场需求,改变生产技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另外,把工业机器人整合到生产在线,也是目前运动控制系统发展趋势之一。以工业机器人的分类来看,目前在系统上应用的主流仍是以四轴或六轴的关节型机器人为主,由于它在产在线的占用面积小,但可运动的范围大,在灵活度及使用弹性上,成为自动化厂商的主要选项。

相较于主要以欧美与日本起家的关节型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像是汽车厂等高脏污、高危险等环境,这是具有发展时空背景所造成的;此外,由于工业机器人的作动一致性高,只要作动设定正确,即可成为取代人力的首选。简单来说,导入工业机器人的目的,其实主要还是来自于产线规划的目的,由于工业机器人在某些程度上可以降低产线所需要的面积,加上它可以进行较复杂的作动,也可以减少相关附属机台需求的建置成本,对设备商与使用者来说,导入工业机器人可在建置系统上节省部分的成本,在某些部分上亦可提升产线的效能。但当工业机器人加入运动控制系统规划中,将让运动控制系统产生不同的发展。

同中有异  走出自动化的不同面貌

工业机器人基本上就是「复杂」而「多轴」的运动控制,相较于一般的三维运动控制来说,工业机器人所需要的运算式,绝对是复杂而多重的,很多时候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就须将这些复杂的控制逻辑「包」在独立的控制器中。由于工业机器人主要仍以自有的模块进行控制为主,与传统由控制器来送信息给马达要求作动的作法,有相当程度的不同,因此工业机器人与目前自动化厂商透过整合泛用型控制器软硬件,来进行机构设计及行为设计的模式有些不同。由于使用者自行设计工业机器人的软硬件及行为作动的难度较高,因此与运动控制主要的做法,仍是透过通讯整合工业机器人与产线的互动,透过模块式的整合导入传统运动控制的生产在线,因此的确存在一些挑战。

直觉地说,工业机器人与传统运动控制最大的不同,的确在于「整合度」的问题。以终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相较于运动控制系统仍需要进行与应用环境间的整合规划,整合度较高的工业机器人当然较受使用者的青睐;但相对来说,以设备商的角度来看,同样由于它的整合度「太高」,对于应用的发展弹性当然较为弱势,像是精细加工或是阵列加工等需要产能的部分,仍会是应用运动控制设计,而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环境,应该仍是在取代人力的面向为主,本来不会应用人力进行加工的部分,应用工业机器人可能也无法产生效率。

对设备的扩充来说,由于工业机器人的作动设计已经固定,在产能调整上缺乏弹性,灵活度因此降低,代价也跟着增加,因此导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多以常态化及量大的工作需求为主;此外未来在工业机器人设计上,如何让它「更接近人」的运作模式,将会是发展的重要课题。

此外,由于在系统同步上需要更稳定的互动,甚至是运动控制与工业机器人、视觉及传感器等其他装置的整合,在通讯界面上将会是自动化厂商下一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相较于传统封闭式的控制逻辑,如果透过Softmotion的技术来取代原有的封闭式控制器,将有助于与运动控制系统的完整整合,透过逻辑演算,可以协助工业机器人与运动控制系统开发完整的同动的逻辑处理。但这样的趋势仍在发展当中,前提必须是Softmotion更被市场所接受,可以说是这两者是会被同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