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强揭示微软Windows IoT Enterprise发展 灵活对应各市场需求及AI应用 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0719
ADI

联强揭示微软Windows IoT Enterprise发展 灵活对应各市场需求及AI应用

  • 林稼弘台北

Copilot已成市场相当重要的议题,微软在其他应用领域的操作系统版本像是服务器、边缘运算与物联网的版本更新与支持状况,微软的重要代理合作伙伴联强国际(SYNNEX)于日前向国内的客户群说明微软的操作系统蓝图与处理器支持的最新进度。联强国际
Copilot已成市场相当重要的议题,微软在其他应用领域的操作系统版本像是服务器、边缘运算与物联网的版本更新与支持状况,微软的重要代理合作伙伴联强国际(SYNNEX)于日前向国内的客户群说明微软的操作系统蓝图与处理器支持的最新进度。联强国际

随着微软的Copilot已成市场相当重要的议题,微软在其他应用领域的操作系统版本像是服务器、边缘运算与物联网的版本更新与支持状况,也成为市场上关注的焦点。因此,微软的重要代理合作伙伴联强国际(SYNNEX)于日前向国内的客户群说明微软的操作系统蓝图与处理器支持的最新进度。

LTSC与GAC共存,灵活因应多元市场需求

首先是Windows IoT版本方面,联强国际FAE Denise Tseng表示,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版本,分别为IoT Enterprise LTSC(Long Term Servicing Channel,长期服务通道)、IoT Enterprise GAC(一般可用性通道)、Windows Server IoT。另外,Office LTSC Embedded与SQL Serve IoT则可以针对使用情境提供应用面的支持,属于IoT OS上的application,依其需求上不同,Windows IoT GAC/LTSC是较多客户会使用的Client OS,若客户会希望整体系统诉诸较为稳定的状态且不常更新的情况下,IoT Enterprise LTSC会较为适合,IoT Enterprise GAC则是会每年更新,但每次更新后的版本的支持时间则是长达三年。

Denise Tseng进一步说明,IoT Enterprise与市场常见的专业(Professional)版本的差异,在于前者多了Advanced Management、Advanced Security与Advanced Lockdown等功能。举例来说,像是部份快捷键的锁定、用户可以完成开机之后,就直接进入特定的应用程序,又或者像是一般学校的电脑教室,许多数据在修改完后,重开机之后,又会回到初始的状态等。

@x86与ARM架构处理器同时对应Windows 10 / 11IoT Enterprise
在处理器版本的支持上,IoT Enterprise可分为Windows 10 / 11两种版本,依照处理器版本的不同,在价格上也会分成High-End、Value、Entry与Base等四种版本,大致上x86架构的处理器,如Intel与AMD会以前三种版本提供不同时代的处理器系列,以ARM为基础的处理器产品,则是以Qualcomm与NXP分别所提供的Snapdragon系列、i.MX8系列与i.MX93系列,来因应Value、Entry与Base等版本。值得留意的是,Windows 10 / 11两种版本,不论是GAC或是LTSC,大抵上会以共存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像是Windows 10 IoT Enterprise LTSC 2021的支持时间长达十年,而Windows 11 IoT Enterprise LTSC 2024同样也是十年。而Windows 11 IoT Enterprise LTSC 2024在Intel的处理器版本的支持上,目前从Tiger Lake、Alder Lake、Raptor Lake到Meteor Lake都有涵盖。

Qualcomm推出QCS6490专用处理器对应Windows 11 IoT Enterprise

目前在微软大力推广Windows on ARM下,分别与两大硬件厂商合作Qualcomm与NXP的处理器皆可以支持Windows IoT Enterprise for ARM,但若细观处理器产品与操作系统版本的支持上,还是有所区别,像是Windows 10 IoT Enterprise GAC与LTSC,以NXP的 i.MX8系列与i.MX93系列为主,而近期发展的Windows 11 IoT Enterprise GAC与LTSC,Qualcomm提供了QCS6490与QCS5430的处理器,甚至后续也将持续发展,而NXP方面目前仅支持i.MX93系列。

而此次的活动中,联强国际也特别邀请到Qualcomm业务总监Han Lu
说明Qualcomm的处理器产品与Windows IoT Enterprise的合作状况。

Han Lu首先表示,Qualcomm成立迄今已有39年的历史,在成立之初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用于货车追踪的应用场景,所以Qualcomm本身就是一家物联网芯片业者。截至目前为止,Qualcomm在边缘AI领域已经累积了超过16,000家以上的客户基础,从芯片到各式各样的SDK(软件开发套件)与操作系统的支持等,Qualcomm皆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在Windows 11 IoT Enterprise上,Qualcomm也推出第一款全新的QCS6490专用处理器,其内建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单元)最高可以提供12TOPS的运算效能,台湾方面已有工业电脑大厂研华等伙伴在进行开发,由于该处理器最多可以支持到四个摄影机镜头,以及六到八个麦克风的输入,以进行音讯处理的工作,所以十分适合零售业、汽车与货车的DMS(驾驶监控系统)等。

Intel、Qualcomm锁定不同市场区隔

而不论是Intel亦或是Qualcomm在AI PC的处理器的发展状况,则是由联强国际FAE Tab Chiou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Intel方面截至目前为止,ISV(独立软件供应商)端已经有300家业者投入Intel的AI PC生态系统中,预计35家以上的OEM业者预计将提供超过230款以上的AI产品到市场上,2024至2025年预计会由Lunar Lake扮演重要角色,预计2026年由Panther Lake接棒。价格带会大致上会锁定中高端市场。Tab Chiou 同时也提到Qualcomm的产品布局则会偏重中低端市场为主,AI运算效能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值得留意的是,Qualcomm在2026年的产品布局,预计在算力上突破65TOPS以上,有机会超过其他两大x86架构处理器业者。

生成式AI锁定新应用场景

而在生成式AI方面,联强国际FAE Ivan Wu则是就GPT 4 Turbi with Vision结合微软的Azure AI的视觉增强功能能为使用者带来什麽好处。简单来说,它能接受文字、图像与影像信号的输入,进而产出文字内容,像是食谱,只要有图像的输入,系统就可以一步步建构出所需要的食谱步骤。此外,针对网安问题,Ivan Wu也特别提醒,信息安全是云端业者与客户的共同责任,但进一步来说,依照系统建置的自我持有的程度,可以划分出云端业者与客户之间的责任画分,但随着Copilot的演进,针对各个环节的系统漏洞,皆可以进行扫描与实时修补的工作。

整体来看,联强国际针对微软操作系统和处理器支持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说明,显示AI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微软的Windows IoT版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特别是在稳定性和更新频率方面的灵活配置上,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处理器方面,联强国际强调了Intel和Qualcomm等主要厂商对于不同版本的支持情况,尤其是AI PC和边缘运算的进展。

Qualcomm在边缘AI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新款QCS6490处理器的推出,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市场应用潜力。联强国际还强调了生成式AI和网安问题,指出GPT-4 Turbi with Visio与Azure AI的结合能为使用者带来显着的便利和增值服务。这些进展将有助于推动台湾在AI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发展,并加强与国际领先厂商的合作,促进台湾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