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苹果最新财报全方位检视 | Meta台湾为何发声明? 智能应用 影音
Mircrochip Q1
i Forum

每日椽真:苹果最新财报全方位检视 | Meta台湾为何发声明?

  • 陈奭璁台北

Meta的内容政策受到质疑。
Meta的内容政策受到质疑。

早安。

美国联邦政府于2025年4月3日公告,对进口汽车与汽车零组件加徵25%关税后,美国总统川普于4月29日签署行政命令,针对该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主要聚焦于两大方向,不过其课税计算逻辑略为复杂,DIGITIMES尝试以「数学方式」加以说明,以厘清政策变化

另外,前任Meta高层指出,内部与中国密切合作,打击异议者。时隔数周后,Meta发出声明澄清,从未接受中国政府对台湾用户的内容审查,在台湾扞卫言论自由并保护用户数据,并聘请繁体中文为母语的人士检视台湾内容。

值得留意的是,Meta这份声明似乎没有获得台湾网友的支持,根据Meta这份声明在Facebook上的点赞数字来看,有高达87%的网友给与大笑与生气的图案,而按下大拇指的图案只有11%。

Meta的声明主要是近期一本新书Careless People的内部揭露,究竟该书提到什麽?经过阅读全书,发现该作品共有2个地方提到台湾,另也有一处提到HTC的合作过往。详情请见文末的编辑笔记
 
 
 

以下是今日5则科技供应链重点新闻摘要:

美售iPhone转向印度制造 考验富士康产线韧性

苹果的生产规划能否如期实践,除了要看美国与各地间的关税谈判结果外,还需视供应链业者在印度与越南等地的产能及生产效率,特别是被视为今后输美iPhone生产重镇的印度。

苹果自2017年起,就积极推动供应链分散,其中,印度拥有约13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充足的年轻劳动力,以及政府积极推动的「印度制造」政策,让苹果有意将当初在中国的发展策略,重新复制到印度,因此责成相关供应链,推进前往印度设厂生产的目标。

iPhone中国销量陷疲态 评析:四面向逢逆风

苹果2QFY25财报表现优于预期,但考量2Q25传统淡季到来、关税议题干扰以及同业竞争等影响,让苹果预估3QFY25营收年增率将仅落在低个位数,且因关税变化,目前难对2025下半年展望进行预测。

iPhone在中国市场低迷的销售表现持续是苹果的痛脚,手机业者分析,iPhone在中国销售遭逢逆风有诸多原因,其一,苹果近期新推的iPhone 16e售价较iPhone SE版本高出近170美元,让其更难对应市场的竞争。更多完整的苹果财报分析请见这里

2027中国28纳米比重飙3成 中芯、华力、晶合齐发力

自2010年迄今,从28纳米制程芯片需求来看,早期受惠于手机、平板电脑的移动应用处理器与基带芯片带动,2017年之后,尽管28纳米在移动领域应用下降,但OTT机顶盒、智能电视等其他领域应用却迅速成长,随后,也在汽车电子及物联网需求接续下,再一次延续其重要性。

其中,中芯国际2015年开始28纳米制程量产,并于2018年宣布完成28纳米HKMG研发;自2020年迄今,中芯已在4大基地进行扩充28纳米以上制程产线。

太阳能产业是美国掀关税海啸的终极照妖镜

近期,美国对东南亚四国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太阳能电池暨模块厂祭出反倾销终裁,分别施加34.4%、395.9%、375.2%,及不配合调查的柬埔寨3,521%关税,税率之高、令人咋舌。
 
这波调查历经前总统拜登(Joe Biden)、再到川普(Donald Trump)完成终裁。看似接力棒似的大阵仗反倾销调查,其税率更创历史新高。

苹果财报出炉隐忧重重 PCB供应链备货信心恐打折扣

尽管苹果财报优于原先市场预期,为供应链后续营运成长带来一些信心支持,业界还是更关心下半年的消费市场买气是否能延续,因其关乎板厂即将开跑的各产品线新机种备货脚步。而客户目前提供的订单能见度虽未因关税改变,但有PCB业者坦言,「不会照单全收,难免要自己打点折扣」。

此外,苹果最新财报释出的另一隐忧,来自于大中华地区的销售成绩下滑2.3%,衰退幅度超乎市场预期,更成为主要销售地区中唯一表现疲弱的市场。也让苹果未来在全球市场及供应链布局的策略转变,备受产业界上下游关注。

编辑笔记:新书揭Facebook如何积极抢攻中国市场

前Facebook员工Sara Wynn Williams出版回忆录《Careless People》,揭露Facebook为进入中国所做的让步与妥协。全书共48章,而讲述FB如何策画进入中国的部分集中于40~43章。

Facebook(母公司为Meta)前员工Sara Wynn Williams于2025年3月出版新书《Careless People》,披露这家社群巨头在2010年代中后期,为进入中国市场所展开的秘密移动。书中不仅揭示Facebook计划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具体细节,也指出包括台湾与香港在内的地区,都被纳入其内容控管机制范围。

Sara Wynn Williams是新西兰前外交官,曾在Facebook任职,直接与FB两大巨头Mark Zuckerberg及Sheryl Sandberg共事。她在书中提到,自己被调往亚洲/中国业务部门,因此接触到大量内部机密文件。

书中提到台湾三次。首先,Facebook高层对台湾相当陌生,她的主管甚至不知道台湾是个岛国;第二,Facebook开发的内容控管工具不仅应用于中国,也适用于香港与台湾;第三,Sara提及Facebook与HTC于2013年的合作为重大挫败,不过书中称HTC称为中国公司。

第40章至第43章:Facebook的「中国攻略」

根据《Careless People》,Facebook自2017年起启动内部代号为「Aldrin」的前进中国计划。专案取名为Aldrin,因为当年Buzz Aldrin是第一个搭太空船登上月球的太空人。

Zuckerberg亲自多次访中,并在天安门自拍打卡。当时,虽尚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Facebook来自中国广告客户的营收已高达50亿美元,占总营收约一成,仅次于美国市场。

为了迎合中国政府,Facebook高层与中国建立直接对话管道,甚至撰写提案文件《China, our value proposition》,承诺协助中国「建立安全有序的社会」。其中一段明言:「liberty means order… liberty cannot exist without order」,暗示为取得中国信任,Facebook愿放弃言论自由原则。

内部风险评估报告也指出,若由Facebook员工亲自执行内容审查与数据配合,可能导致「death, torture, and incarceration(死亡、酷刑与监禁)」。但后续版本被修正为:「其风险...可能导致必须配合不遵守国际人权标准的政府,回应其数据要求」。

合作对象、审查团队与技术输出

Facebook为了进入中国,后来与中国私募基金Hony Capital(弘毅投资)合作,代号「Jupiter」。根据协议,Hony在中国境内建立服务器与内容审查团队,专责与政府对接,删除敏感文章、提供个资,甚至有权处理非中国境内的内容。

Facebook也向中国转移关键基础建设技术,邀请华为加入其Open Compute Project,协助中国挑战IBM与Cisco。

其设计的内容控管工具包括:紧急开关,可避免某个地区的人民可以跟其他区域作互动;Extreme Emergency Content Switch,可在某些等敏感纪念日等时间点,自动阻挡热门贴文;另有所谓的Virality Counter:针对按赞超过一万次的贴文进行自动过滤,适用范围包括台湾与香港。

Facebook允许中国独享数据落地特权。但其他国家如巴西与印尼也曾提出同样要求,皆遭Facebook拒绝,唯独中国获准。

此外,Facebook于全球设置PoP(point of presence)服务器以提升用户连线速度,FB虽然宣称只有中国用户的数据会提供给中国政府,但实际上,若外国用户与中国用户互动,其数据也将被存储于中国PoP中,等同于中国政府可取得全球用户信息。

舆论战与模拟国会听证

为影响舆论,Facebook找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Nicolas Kristof发文力挺Facebook进入中国。Zuckerberg甚至评估,只要获得中国网民20%用户,即可超越在俄罗斯的总使用人数。

为应对美国国会质疑,Facebook内部设计多项问答模拟剧本,要求若被问及内容控管工具来源,必须声称是由中国夥伴Hony Capital开发,而非Facebook原创。2018年4月,Facebook果然被美国国会传唤出席听证会。

设立人头公司进入中国发行app

Facebook在中国的主要窗口是时任中国网信办主任Lu Wei(鲁炜)。鲁炜后来落马后,由Zhao Zeliang(赵泽良)接任,表明不信任Facebook,并要求封锁异议人士的帐号。Facebook于2017年4月以系统异常为由关闭一位异议人士帐号,5日后恢复,但同年9月,该帐号被永久封禁。书中指出,这是由Zuckerberg直接下令。

书中亦提及,Facebook透过注册于Delaware的空壳公司Leaplock,在中国设立子公司IvyCo,推出两款App:Moments与Flash。两款app虽然是Facebook开发,但为了进入中国,已把所有Facebook品牌从软件中移除;IvyCo名义上的负责人为Facebook中国业务主管Ivy Zhang(张京梅),实则为Facebook人头公司。

责任编辑:陈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