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24座新厂痛点在「人力」 英特尔重整后人才流向受关注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日前于法说会上进一步说明扩产蓝图,目前在美国共计投资1,650亿美元,建置6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及1座千人研发中心,而台湾正在兴建与计划中的产线,则有11座晶圆厂与4座先进封装厂。
半导体供应链表示,台积电的台美据点共有22座厂在兴建中或计划建置,还有2024年8月动土的德国厂与日本熊本二厂,尽管台积电能以独家先进制程技术与产能优势,强势调涨海外厂区代工报价以转嫁成本、维持毛利率,但「人力缺口」相当棘手,台湾能调动的团队几乎已全员出动。
甚至连大学应届或实习生也已高薪招聘赴海外工作,在海外也全力徵才,台积电高薪抢人更让供应链缺人问题加剧,目前来看,缺人问题暂时无法解决,24座新厂建置承诺,届时恐将因「人」而放缓。
台积电2019年底员工人数约5.1万人,2020年第2季需求因疫情突然爆发,因应全球芯片荒,全力加班生产,产能利用率达到满载,至年底员工人数逆势冲上5.6万人,2021年半导体需求达到高峰,员工增至6.5万人。
尽管2022年中半导体供需市况反转,不少国际大厂开始人事冻结,台积电2022年人员总数也增至7.3万人,2023年达76,478人,2024年再增至83,825人,而2025年2个月时间增加了1,309人,以此来看2025年底将突达9万人,全球十万大军目标估计2026年底将实现。
只不过,台积电疯狂增员工人数,但员工离职率也不低,每年都有2,000~3,000人离职,也使得台积电不得不逐年拉升基本工资与奖金,招聘条件更早已改变,少子化与年轻人不愿从事工时长的半导体制造业的问题,让台积电相当担忧。
供应链表示,如果在台湾按既定计划建厂,人力缺口问题还不会那麽大,台积电近年海外大扩产,初期就必须调配台湾团队赴日本、德国与美国,日本与台湾企业文化较为相近,但至今人力规模依旧不足,而美国大扩产更是台积电的最大人力危机。
尽管台积电能以独家先进制程技术与产能优势,强势调涨海外厂区代工报价以转嫁成本、维持毛利率,但「人力缺口」相当棘手,美国的「work-life balance」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未来7座厂员工怎麽填满,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由于美国半导体制造产业苦陷低谷,业界就盛传近期不少英特尔(Intel)、格罗方德(GF)、德仪(TI)员工离职转往台积电,但台美企业文化差异甚大,也造成台积电台湾与外籍员工在薪资待遇与工作内容上有所冲突,因此台积电美厂是否吸引各路好手加入仍是艰钜任务。
另一方面,日前台积电年报揭露海外厂区盈亏,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2024年认列亏损近新台币143亿元,日本、欧洲也分别亏损逾43亿元及5亿多元,而中国南京厂相关事业2024年赚了近260亿元。
对此供应链表示,中国厂区早已折旧摊提完毕,且接单与产能利用率稳定,获利是正常的。而亚利桑那州一厂于2024年第4季才量产,前几年建厂费用开支增与各项设备折旧摊提,在没有营收下,当然是亏损。2025年一厂开始放量后,全年获利表现才是比较正常。
接下来还有5座晶圆厂与2座先进封装厂已建置或在计划中,然在一厂2026年后产能大增与涨价收效下,亏损幅度应可逐年收敛,日本厂由于成本与台湾相近,订单大致确认,2027年即有机会缴出获利表现。
责任编辑:朱原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