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林恩平保守看机器人、薄型手机 | 台湾须跟美国提升至「战略夥伴」层次
早安。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关税政策再次峰回路转,PC相关芯片业者表示,其实这波关税混乱中,一开始受影响最重的肯定是苹果(Apple)、惠普(HP)、戴尔(Dell)三家美系品牌,尤其戴尔更是最早全面去中化,前往东南亚的业者,关税打击可以说是吃好吃满。
而总统赖清德总统将台美关系定位为「紧密的经贸夥伴」,但DIGITIMES副总黄逸平认为应该进一步提升至「战略夥伴」的层次。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连结,更应该包含战略意义。而关于供应链业者在未来90天内可以采取的移动,对美投资是较为确定的方向;投资墨西哥并符合USMCA的规定,是进入美国市场一个相对稳定且低风险的供应链策略。
业者应将全球市场区分为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并针对不同市场制定不同的供应链策略。此外,台湾业者也可以协助美国制造业提高竞争力,例如透过台湾在智能制造和数码转型方面的经验。供应链业者在这90天内有何策略可依循?请见完整报导。
以下是今日5则科技供应链重点新闻摘要:
机器人规格需求方面,林恩平表示,以机器视觉来看,目前所需规格并不高,反而手部动作因为未来将以触觉取代视觉,所以需要更高规格之外,在机构件Actuator方面也要更精细。
而在布局层面,林恩平提到,机器视觉部分目前大立光以模块打包出售为主,手部除了含有Actuator之外也含模块。
美国防堵中国货品透过第三地销往美国的决心有显着提高的趋势。为防杜中国大陆出口低价倾销货品规避美国加徵关税,绕经台湾伪冒台湾制造后违规转运至美国,致损害产业利益,财政部宣布将采事前预防、事中严查及事后严罚三道防线因应。
首先在事前预防方面,财政部要求高风险货物需检附输出许可证或原产地证明书。此外,海关将筛选高风险厂商数据,函知经济部国际贸易署于核发原产地证明书时加强审核。
赌城直击:关税风暴中登场 Google Cloud年会三大趋势
美国关税政策持续震荡科技业,此时在拉斯维加斯登场的Google Cloud Next ‘25大会,高谈云端AI应用,让人颇有平行时空之感。
虽然氛围与他处迥异,Google在一系列活动中揭示了开放网络、AI代理(Agents)互通协定、开放多云平台等愿景,推动云端市场朝「开放互通」的方向前进,而非单一公有云各自为政的老路。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对等关税逐渐演变成中美大战,截至10日最新进展,川普对中国课徵关税加到125%,且仍维持强硬立场。对仍以中国为主要生产基地的苹果iPhone来说,无疑是记致命拳,不论是红色还是台系,苹果供应链位居海景第一排直面关税海啸。供应链布局如要大搬风,短期内是否真可行?
红色供应链中,立讯表示不会再增越南产能,也不会主动投资印度,但不排除赴美生产。而台系供应链中包括富士康与和硕,则在相对早期的布局中,包括在印尼、越南、印度、墨西哥甚至北美等地,近年持续加大投资,适时发挥调度能力。
随着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双方互相加徵高额关税,全球产业链正处于重构的关键时刻。美国持续对中国科技产业施加打压,中国则以「去美化」作为战略回应,加速两大强权国贸易脱钩与本土替代。
这场激烈的博弈中,苹果(Apple)供应链成为中国电子制造业中最敏感、脆弱的一环。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核心制造代工厂正面临着转型与生存的双重压力,过去几年基地转往东南亚,却仍被川普(Donald Trump)课以10%普遍性关税,对于代工厂来说仍是沉重负担。
责任编辑:陈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