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英特尔陈立武力拼1.8纳米破茧 | 黄仁勳GTC台湾之夜现场live版(影片) 智能应用 影音
Dell
Event

每日椽真:英特尔陈立武力拼1.8纳米破茧 | 黄仁勳GTC台湾之夜现场live版(影片)

  • 陈奭璁

早安。

NVIDIA CEO黄仁勳在近期GTC大会媒体访谈中,被问到关于特用芯片(ASIC)和NVIDIA产品竞争的相关议题,态度非常强硬。但IC设计人士指出,虽然AI ASIC市场,业者之间彼此竞争也非常激烈,但从更大的格局来看,俨然是有「反NVIDIA联盟」默默出现的情况

另外,GTC最令外界感到惊奇的,是黄仁勳和Blue在现场的即兴互动。黄仁勳一个口令,Blue一个动作,甚至还附带俏皮摇摆来表现出当下的心情,对比一年前的GTC大会上多以静态示人的机器人大军,此次Blue的出场估且不论其功能性,中间运算速度之快令人惊艳

另外,GTC现场,包括联发科蔡力行与富士康刘扬伟都有接受Acquired Podcast访问,两人说了不少精彩的事情,中间还出现一个桥段:黄仁勳突然亲自送上了 Denny's 的餐点,并介绍这款特别推出的新产品——「Nvidia bites」,以此纪念 NVIDIA。

这款点心实际上是一种创新变化的美食,外观类似小香肠卷饼,内部包裹着香肠,外层则是松饼,类似于传统所称的「pigs in a blanket」,但它与常见的沾芥末玉米热狗截然不同,因为这款点心是搭配糖浆食用。黄仁勳还特意将一个「Nvidia bites」亲手送给蔡力行,表示这是特别为他准备的惊喜礼遇。详情请见文末编辑手记。

最后,黄仁勳的台湾之夜说了什麽?他提到他选择目前合作的公司,并不是这些公司来自台湾,而是他们都是超级优秀的公司,只是恰巧都在台湾。打开中文字幕看看黄仁勳亲口说明。
 

以下是今日5则科技供应链重点新闻摘要:

原物料齐涨中系厂率先调价 台CCL供应链涨声同响

受全球供应链波动及原物料价格上涨影响,中国有多家PCB关键材料电子玻纤布与铜箔基板(CCL)供应商,近日相继宣布调整价格。

业界人士预期,台厂包括台玻、富乔、建荣等业者,连带台光电、台燿、联茂与腾辉,也将于近期内跟进涨势。

HBM追单爆增? 传SK海力士清州厂提早2个月移机

传由于高带宽存储器(HBM)订单大幅增加,SK海力士(SK Hynix)扩产步伐加速,将提前2个月引进设备至清州M15X厂,原定12月进行的设备搬入,将调整为10月展开,相关业者传进入「战斗状态」。
 
此外,当初原本计划在M15X厂,建立每月大约3.2万片(12寸晶圆基准)的产能规模,传目前也已确定,将会进一步扩产,不过具体扩产规模,可能会在4月确定。 

2024搭上AI散热「锌」商机 国化2025积极处分闲置资产

国泰化工总经理洪志成表示,2024年受到中国经济下滑,以及国际动荡情势影响,整体营运至为艰辛,不过,受惠于AI浪潮,带动散热金属铜出现大量需求,连带推升国际锌块的价格,由年初的月均价每吨2,521美元,逐步攀升至年底的3,043美元,涨幅高达20.71%。

国化因采购锌块时机掌握得宜,加上出售闲置土地资产,以及转投资和淞科技获利增加,使得税后盈余金额超过资本额,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

智驾芯片价格战升级 传高通降价、NVIDIA回击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动车(EV)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近期传出,芯片大厂高通(Qualcomm)已针对中国电动车市场降价,切入一线车企的智驾基础车款。

面对高通的激进降价,竞争对手NVIDIA也跟进重新评估并相应调整市场策略,虽然NVIDIA在高端车款中仍占领先地位,但在中低端入门市场的竞争压力将会加剧。

英特尔盼重回Andy Grove时刻 陈立武力拼1.8纳米破茧

英特尔(Intel)CEO陈立武(Lip-Bu Tan)3月18日正式就任后,各界对IC制造「一个人的武林」看法是否有变?业内人士指出,英特尔内部高手如云,只是缺乏好的领导人,以致迷失方向。陈立武过去拯救过益华电脑,现在由他来重振英特尔是最佳的人选,希望能让英特尔重回Andy Grove在位期间的光荣时刻。

生成式AI(GenAI)对GPU的需求来得太快,让长期专注CPU的英特尔措手不及,以致市值大缩水,公司前景黯淡。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后,投资界都很担心美国白宫除了要求台积电去美国投资先进制程,也要强迫台积电接手良率不佳的英特尔芯片代工部门。

编辑手记:刘扬伟新解3D工作引笑点、蔡力行品尝Nvidia Bites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富士康与 NVIDIA 的合作关系十分紧密,富士康主要负责组装大部分 NVIDIA 系统,虽然并非全部,但在市场中占据了主要份额。在制造业中,劳动力短缺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特别是针对「3D」工作——也就是枯燥、肮脏与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进步,这类工作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富士康目前在全球大约 24 个国家拥有 240 家工厂,高峰时期的员工数曾超过一百万人,这显示出其全球布局的广泛与规模的巨大。

在 AI 技术的应用方面,刘扬伟提到,5 到 10 年前富士康就已开始使用判别式 AI 进行缺陷分析与物体识别,尽管这项技术当时的用途较为有限。但随着生成式 AI 的崛起,其根据现有技术人员经验进行扩展的能力,使得工厂能够释放出更多人力,专注于更重要的工作,从而显着提升了生产效率。目前,富士康的自动化水平约为 60% 到 80%,而生成式 AI 技术的引入将成为进一步提升效能的关键。

针对制造 NVIDIA 产品的需求,刘扬伟表示 NVIDIA 的系统极为先进,产品体积庞大,从服务器机架到未来的货柜数据中心模块,都远大于一般消费性电子产品,这就需要最先进的 AI 系统来支持制造过程。即便在农历新年期间,市场对 NVIDIA 产品的需求依然十分强劲,许多员工都必须加班以满足这种高需求。

而另一方面,蔡力行受访时,首先回顾了早期与 NVIDIA 的合作历程。大约在 1997 年,当时 NVIDIA 还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Jensen Huang 亲自拜访台积电并给予 Morris 张忠谋极高的评价,使台积电决定全力支持这家未来会变得更重要的客户。蔡力行提到,即使在当时,Jensen 已是一位要求极高的客户,经常因出货延迟或市场销售不如预期而直接打电话要求停工或延迟出货。这段时期正处于半导体产业因庞大资本投资与持续技术研发需求而产生的景气循环期,当市场需求不足时,整个产业都会受到影响。此外,当 NVIDIA 推出基于四边形设计的 NV1 显示卡但市场反响平平时,他们已开始努力寻找问题所在。

在转向加速运算的阶段,大约在 2007 至 2008 年期间,蔡力行提到 Jensen 告知他 NVIDIA 将进军国家实验室与国家气象局,利用 GPU 运行超级电脑工作,同时开始投资 CUDA 技术。尽管当时他对 CUDA 的具体运作还不太理解,但直觉上已认识到 GPU 的大规模并行运算架构与超级电脑相似,因此台积电也持续为 NVIDIA 制造芯片。蔡力行认为 NVIDIA 在 CUDA 领域可能亏损了至少十年,但他非常赞赏 Jensen 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持续投入与坚韧毅力。

在谈到与联发科及 NVIDIA 的现今合作关系时,蔡力行强调双方之间互补性极高,合作自然且顺畅。他表示,除了双方在技术上都具备卓越实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近 30 年来与 Jensen 建立起来的深厚信任,使得许多创新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双方在合作中不仅投入大量资源,还透过晚餐后达成的「握手协议」明确各自责任,甚至有时候在专案中会突发奇想,例如 Jensen 提出的新概念。蔡力行总结指出,这段合作历程充分证明了台积电与 NVIDIA 是最好的夥伴关系,并且 Jensen Huang 的远见、坚韧、聪明以及不轻易接受拒绝的态度,正是 NVIDIA 成功的重要关键。
责任编辑:陈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