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最强AI」集体崇拜的中、美情结? | 英特尔、三星在美晶圆代工的沙盘推演
早安。
在美国市场需求高涨、车厂及Tier 1业者积极备货等效应之下,台系车用供应链业者年初至今的营运皆可圈可点。业界普遍认为,虽为传统淡季,但预期2025年第1季整体产业都将缴出不错的成绩。
日前传出SK海力士(SK Hynix),决定结束长期低迷的CMOS影像传感器(CIS)业务,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是否同样进行CIS业务调整?引发各界好奇。
而针对台积电在美国的大笔投资,金融时报(FT)近来撰文主张:「当白宫在替美国本土建立更多晶圆厂,而沾沾自喜之际,也应该感受到替英特尔寻找解决方案的迫切感。」
事实上,DIGITIMES分析师林俊吉针对英特尔、三星电子在美国如何扩张先进制程晶圆代工也做了沙盘推演,详情请见文末编辑手记。
以下是今日5则科技供应链重点新闻摘要:
中国新创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号称推出第一个通用AI代理Manus,似乎希望在DeepSeek之后,为「中国牌AI」再创一波声势。然而,过去一周看来,各界反应有限,原因是蝴蝶效应并不具备超越DeepSeek的条件。
跳脱单一业者的行销炒作,可以思考的是:市场为何需要最强AI?以及美中竞争下,各自需要最强AI的理由为何?
在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见证下,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白宫宣布扩大对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川普事后则沾沾自喜地说这次台积电扩大投资,美国政府不用花一毛钱,川普还批评前总统拜登(Joe Biden)的「芯片与科学法」对半导体业者的补贴很愚蠢。
如果台积电决定要履行对川普的承诺,就必须向经济部提交申请。由于该投资事关重大,甚至攸关台湾的国安,因此政府的国安审查将扮演准驳的关键角色。
2025 MWC甫落幕,未来新一代的通讯技术如何持续演进,也成为业界相当关注的重点。尤其今年MWC相当聚焦于NTN(非地面网络通讯),除各大电信营运商积极布局,相关技术演进也开始明朗化。
而台厂耀登此次出征MWC也在现场接受DIGITIMES的专访,并强调未来的通讯时代将是多元网络的融合,尤其在地面网络5G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接下来就是看5G-A、6G如何与卫星通讯串接。而NTN的目标则是将地面通讯架构与标准转换为适用于卫星通讯的统一标准,这对于未来全球通讯网络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北方华创,这个自2015年起开始积极收购与重组的公司 ,正逐步拼凑起一幅完整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一条龙」供应链体系。而决定能否串起整条产业链,中间欠缺的最后一块拼图,就是最尖端的曝光机。
2015年,北方微电子(NMC)与七星电子(NAURA)重组,北方华创于焉诞生。两家公司原本分别专注半导体的不同领域:北方微电子专注于前段制程,提供蚀刻、薄膜沉积等关键设备,而七星电子则专注于后段制程,包括封装、测试及特种电子设备的研发。
友达在2024年4月正式完成BHTC的收购,截至目前为止,已接近1年的时间,这起收购案,关系着友达未来的成长动能,一直被业界瞩目着。
友达CEO暨总经理柯富仁,在近期的法说会上公开表示,过去3年,累计友达与BHTC合计拿到的车厂案子总金额超过150亿美元。
编辑手记:如何看待台积电在美国先进制程产能?
DIGITIMES分析师林俊吉表示,依DIGITIMES 估算,至2030及2035年美国厂区将占台积电全球7纳米以下制程产能比重各为15-20%及20~25%,若只看2nm以下制程,美国厂区占比甚至能达3成,然而这仅是台积电本身的全球布局。
英特尔上周宣布Ohio 1厂延至2030年完工、量产可能得到2031,亦即该厂区目前已处于实质暂停工程的状态。若美国国会通过废除芯片法案(不是完全没机会,但机率很小),一旦补助被取消,针对Fab42、52及62这几个厂的18A产线建置,财务状况不好的英特尔可能进一步延缓甚至取消。
三星电子近期则走在要不要再大举投资晶圆代工的十字路口,不仅德州厂的投资扩建要缓缓,韩国本土的扩建计划也是检讨中。因此,针对美国的半导体制造投资,三星可能舍或减晶圆代工,把资源集中于存储器产能扩建。
林俊吉表示,一旦三星及英特尔如上所述,缩手或大举减缓在美投资晶圆代工先进制程产能扩建,单靠台积电一家厂商独自扛起起提振美国晶圆代工先进制程制造的担子,恐怕是过于沉重。
责任编辑:陈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