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Tesla在中国为何连番涨价? | 微软接收Sam Altman并非OpenAI最佳解方? 智能应用 影音
Mircrochip Q1
i Forum

每日椽真:Tesla在中国为何连番涨价? | 微软接收Sam Altman并非OpenAI最佳解方?

  • 陈奭璁

分析认为,印尼可藉丰富镍矿资源,从Tesla供应链分一杯羹。
分析认为,印尼可藉丰富镍矿资源,从Tesla供应链分一杯羹。

早安。

ChatGPT人事动荡连续剧持续。有人说微软是大赢家,因为完全不用出任何一毛钱,就把OpenAI的团队整个挖过来,因为OpenAI770名员工中,已有700人连署,要求OpenAI董事会总辞,否则将离开公司,跟进Altman投奔微软麾下,但这其实不是最佳解决之道。

毕竟包括Sam Altman进入微软后,其实是无法延续ChatGPT的工作内容的,根据外媒分析,这可能会涉及营业秘密罪;而Altman本人还有不少本业之外的兴趣,包括秘筹AI芯片新创对抗NVIDIA,这些在进入微软后可能会有自家人互打的问题。这也是为何OpenAI投资者还是希望Altman等人可以回原公司复职。以下这两篇可看到延伸探讨:

微软自研「初期型」AI芯片 采CoWoS先进封装考量有三

OpenAI搅乱算力规划一池春水 NVIDIA、超微、英特尔获益大不同

 

另外,欧洲、北美市场原本就是网通厂的布局重点区域,然欧洲在俄乌战争后,经济状况大受影响,电信建设脚步放缓,在2023年才缓步回升,北美电信市场于疫情过后,开始进行调节库存,业界普遍评估,最快要等2024年上半才会调节完毕。如今只剩印度市场的动能可期。

最后,熟悉光学的产业人士对此指出,镜头零组件供应商过去几年因应变速度不够快、技术门槛卡关等因素,眼睁睁看着光学龙头大立光独吞智能手机的庞大商机,不断找寻手机镜头以外的新出路,在电动车起飞之际以及进入万物皆联网的时代,可说是找到不只一条能够持续深耕、探索且有市场的路,也为光学产业带来生机

以下是今日5则科技供应链重点新闻摘要:

清大公开辐射散热基板技术 下一步将进军服务器应用

国立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程学系教授陈玉彬及其团队21日发布该团队开发出「环保材质辐射散热薄膜及镀膜制程」,利用特定波段的红外光,让热量直接穿透大气层到低温宇宙,无需消耗任何电力,就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与冷却成本。

国科会21日召开记者会,推崇清大教授陈玉彬的重要研发成果。该团队选用生物废弃物(如虾皮、蟹壳等),优化甲壳素镀膜制程参数,将其应用至金属基板上,开发出辐射散热薄膜。

新创变局牵动情势 Google在AI角色仍难小觑

整体而言,Google近期在AI创新的声势,似乎不如OpenAI和微软。再者,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在PC市占率将近7成,导入AI新服务后也带动AI PC话题,获芯片、PC及服务器领域的业者高度关注。

即便如此,仍有专家主张,Google在基础设施和尖端科技的研发实力,仍是相当坚强,台面上的动作虽然减少了,仍难断言其AI实力落后。

安控业发展陷瓶颈 奇偶双轴布局拼转型

安控业者奇偶表示,现阶段安控产业发展已高度成熟,在硬件差异化不大的情况下,预期未来产业会走向以服务整合为主,尤其竞争关键会是在AI开发与云端整合两大主轴。奇偶2022年即启动新事业布局,锁定以影像监控服务为发展主轴,盼价值化转型使其成为主要获利来源,并预期2023全年营运仍有小幅成长。

奇偶于21日法说会上说明影像监控服务新事业的发展策略,未来主要会透过三大方向拓展新事业,包括开发具有AI功能的软件、更全面的智能监控产品,以及用云端平台为基础等策略。

Tesla中国连番涨价 市场众说纷纭

Tesla的Model 3、 Model Y于10月底在中国涨价,3周内已连三涨,近日可能再次调涨。中国市场对Tesla近期报价连涨的原因众说纷纭,但较为确定的是,至今仍未带动其他品牌跟进调涨。
 
中媒指出,Tesla近日可能启动第四次涨价,主要是为了调回8月降价部位,由于Tesla销售量不俗,且生产线压力大,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因此连四涨后,Tesla也有可能再继续涨价。

中国半导体设备屡获进展 挑战打破国际大厂寡占

中国半导体设备不断提高市占率,取得当地订单,继中微已成全球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磊晶(MOCVD)设备主要供应商后,上海盛美也有望打破日系大厂在自动化光阻涂布及显影(Track)设备领域的寡占,挤进全球供应商之列。在中国专利保护伞与市场本土化、自主化浪潮下,中系设备商迎来一波市场红利。

中国最大MOCVD设备厂中微则表示,在氮化镓基LED外延生产的MOCVD设备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已成为氮化镓基LED市占率最大的MOCVD设备供应商。

责任编辑:陈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