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台太空投资与全球趋势迥异? | 印度iPhone制造比重续攀
早安。
近日市场关于手机需求复苏的消息不断,尤其Android阵营的联发科及高通(Qualcomm)接连在财报会议上提出对于第4季旗舰新品出货的乐观预期,并预期单季营收有望较上一季显着成长,不过,苹果(Apple)阵营提出的预期就相对比较不明朗
苹果发布4Q23财报,Tim Cook说了几件有意思的事情:他表示美国大学生中,每三位就有2位选择使用Mac;另外也提到Starbucks大量使用iPad,而近期这家咖啡店还换新1万台Mac,采用M2芯片的MacBook Air给店经理使用;Cook也预告Vision Pro已经有开发出很惊人的应用。
以下是今日5则科技供应链重点新闻:
中国手机市场历经多季低迷势态后,近期供应链逐渐露出曙光,不仅终端手机市场出货量年减幅开始收窄,供应链拉货动能也相继反转向上。特别是华为重返5G手机市场后,终端手机品牌厂加强高端产品线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升MOSFET拉货动能。
多家调研机构相继公布中国第3季手机销售量数据,综观来看,中国手机市场已释放走出低谷的信号,虽整体景气仍尚未出现明显回温,且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但随着华为Mate 60系列问世后,市场预估,第4季及2024年第1季有望微幅回升。
AI服务器散热需求大,水冷散热受瞩目,是否意味气冷风扇不重要?风扇厂建准指出,此为误会,因为首先,气冷技术也会进步,风扇直接解热可望从500瓦拉高至800瓦,其次,不论水冷或液冷,都需要将热散走,风扇只是从前端移到后端,且愈往后移,单价愈高。
AI服务器需要搭载GPU或ASIC芯片,其解热系数都明显拉高,愈来愈多人质疑,现行服务器采用的气冷散热,已到解热极限,后续是否将被水冷及液冷散热淘汰?然此说法不论是服务器厂、散热模块厂或风扇厂,都认为太粗糙。
全球人口面临老化,面临到的不只是缺工问题,还有医疗照护挑战。华硕近年将智能医疗视为发展重点,并耕耘已久,旗下开发智能穿戴装置与移动医材近年陆续取得医疗级认证,除了看好这波精准健康市场未来几年将会高速发展,面对医疗与ICT产业结合的全球趋势,同时也强调台湾未来在此领域的发展深具潜力。
华硕智能医疗与健康穿戴产品企划经理赖政宇近期出席D Forum智能医疗系列论坛时指出,目前因为平均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滑的原因,全球人口结构正面临老化,未来65岁以上年长者的人均医疗支出是19~44岁的4倍,未来台湾医疗体系在面临医疗照护人力减少,及医疗费用增加的交互作用下,将面临挑战。
报告指出,苹果(Apple)将拉高印度生产的iPhone比重,从2023年的12~14%提升至2024年的20~25%,同时预测苹果将首度在中国以外的产线,进行新产品试产导入(NPI)。与此同时,在苹果最新财报会议上,CEOTim Cook提及iPhone印度销售实现双位数成长,
原先以中国为唯一制造重镇的国际企业,开始转向「中国+1」策略,苹果就是其中一例。从近期印度塔塔集团(Tata Group)收购纬创印度厂一事来看,苹果已物色好其「+1夥伴」。
台湾首次举办的太空国际年会(TASTI 2023)顺利落幕,5天的议程里,共举办6场研讨会、发表200篇学术研讨成果。
从国际太空新创的趋势和台湾太空投资项目来看,两者的价值取舍有极大的差异性,台湾厂商对地面零组件的研发和投资情有独钟。相对的国际新创对卫星制造、发射、新卫星应用等高挑战项目充满兴趣。
责任编辑:陈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