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稳入列NVIDIA「黄友友」名单 人才流向却成隐忧
受惠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应用爆发,NVIDIA高价AI GPU供不应求,迅速推升数据中心平台规模,最新一季占NVIDIA整体营收比重已达9成。
然值得注意的是,AI也为PC与智能手机注入新动能,加上NVIDIA对于PC市场仍是企图心十足,2年前即传出NVIDIA将再次挑战x86双雄,坐二望一,分食苹果(Apple)、高通(Qualcomm)手中ARM架构平台PC市占龙头,将携手联发科于2025年推出AI PC平台。
据供应链透露,NVIDIA进军PC平台战场,除了锁定AI超级电脑、桌上工作站,同时也将推出商用与消费型AI NB机种。
对于联发科来说,可说是真正跻身,并且站稳了黄仁勳之友的角色。
入列「黄友友」名单,可以带来无比的市场机会,不过,业界也透露,其实人才流往NVIDIA一事,默默成为联发科的隐忧。
供应链业者先从五大领域,分析联发科与NVIDIA结盟的优势。
首先,可加速AI与边缘运算发展。
结合NVIDIA的GPU/AI运算技术(如CUDA),与联发科的低功耗边缘芯片,推动智能摄影机、工业物联网等实时AI应用。
其二,可布局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整合双方平台,强化车载效能与通讯技术。
其三,强强联手,拓展全球市场。
联发科主力为消费电子,而NVIDIA则是数据中心、汽车等市场,双方共享客户资源网络,并可互补,同时可降低半导体供链因地缘政治产生的断链风险。
其四,双方可推动标准化与生态共建。
其五,可因应如高通等对手的竞争压力。
联发科可应对高通在移动芯片、汽车AI领域的市场进逼,也能够透过与NVIDIA合作,双方共同抢攻AIoT等各式装置应用。
但除了五大合作好处外,却有一个不算小的危机,那就是「人往高处爬」。
随着NVIDIA与联发科愈走愈近,但双方薪资水平等条件有所差异,已有不少联发科员工,蠢蠢欲动转至NVIDIA工作。
「人才流向」成为联发科与超级大咖合作的隐忧,而这件事情,已经是「现在进行式」。
回顾NVIDIA与联发科近年的合作,联发科除了智能座舱平台整合NVIDIA的GPU外,2025年1月联发科也宣布,与NVIDIA合作设计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应用于NVIDIA的个人AI超级电脑Project DIGITS,价格落在3,000美元,操作系统可与Windows、macOS相连。
供应链表示,NVIDIA也会推出DGX Station桌上工作站,采用GB300 Grace Blackwell Ultra,拥有784GB存储器、20K TOPS AI算力,可与Windows、macOS相连。
而备受关注的AI NB方面,也确定与联发科合作,同时进军高端消费和商用市场,双方将同时在COMPUTEX揭露。
据双方规划,商用AI NB机种采用共同开发的N1X处理器平台,拥有180~200 TOPS算力。
消费AI NB机种采用共同开发的N1C处理器平台,原预期2025年下半推出,但近期传出暂延后至2026年上市,与目前关税不明、通膨加剧等压抑市场需求有关。
入选「黄友友」名单,仍是诸多电子业下游OEM、ODM业者积极争取的重点。包括戴尔(Dell)、惠普(HP)、联想与华硕等,都将陆续推出与NVIDIA合作的相关DT、NB机种,微星、仁宝等,也入列供应链。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