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散热拟导入「微通道液冷板」? 台系两大阵营竞争浮现
AI服务器散热需求上升,业界盛传,NVIDIA有意推动新的散热技术,除了微通道盖(Microchannel Lid;MCL)之外,也传出将导入微通道液冷板(Microchannel Cold Plate;MCCP),都是为了因应Vera Rubin机柜的散热需求,两大技术都是液冷散热,也代表着AI服务器「全液冷时代」来临。这也意味着,台湾两大散热阵营将出现一场技术争夺战。
业者说明,不论MCL,或者MCCP,都是透过「微通道」技术,扩大液冷散热的效能。然两者设计与生产方式均不同,MCL是在现有的Lid上蚀刻微通道,不需原本的Cold Plate,而MCCP是用现行的Cold Plate,在其内壁将流道变窄,扩大接触热源面积,进而提高冷却效果。
业者进一步指出,所谓MCCP,是将现有的Cold Plate内壁通道,进一步微缩,现行Cold Plate的通道宽度约150微米(Micrometer),MCCP的通道宽度仅80~100微米,透过该技术,解热有机会较现行Cold Plate提高1倍。
MCL与MCCP的设计与生产方式不同,也牵涉到两大散热阵营的竞争,一为由Lid出发的均热片厂,以健策为首,双鸿及一铨也传有相关技术,而MCCP采用现行的Cold Plate设计,并将其中内壁通道变窄,代表厂商诸如奇鋐、Cooler Master、双鸿等。
业界对NVIDIA最终要采用MCL或MCCP的看法不一,主因Vera Rubin预计2026年下半才登场,业界传出,Rubin芯片在2026年第1季才会在台积电tape out,届时才会开始导入测试,最终不论哪一种散热设计出线,NVIDIA现阶段都在与厂商如火如荼地合作设计中。
业界指出,MCL因为涉及半导体封装,其不论生产或测试,都更为复杂,然不代表NVIDIA不会采用,比较可能的剧本是,先由与现在Cold Plate设计类似的MCCP,在2026年登场的Vera Rubin先导入,而在2027年的Vera Rubin Ultra,将会导入MCL。
供应链业者也点出,除了生产制造更复杂,以及良率需要提升之外的问题。散热业者说明,不论MCL或MCCP,都采用微通道设计,在散热液体持续冲刷下,均会产生金属微粒沈积,进而影响散热效能。
也因此,近期业界传出,NVIDIA正在与厂商共同开发其他散热技术,诸如双向直接液冷(Two-Phase Direct Liquid Cooling),或直接将服务器主机板浸泡在冷却槽的浸没式散热。
奇鋐、双鸿、Cooler Master都表示,MCL或MCCP都有步局,不论客户决定任何一种方式,都不会缺席,而健策表示,持续与客户进行开发,然相关进度不便透露。
不论NVIDIA最后决定如何,有两件事值得观察,一为两设计都是液冷,意味全液冷散热时代来临,二为NVIDIA都很积极参与散热设计,甚至业界传言,Vera Rubin的液冷散热将成标配。
液冷散热若成NVIDIA的标配,其影响很大,因为现阶段由终端客户:云端服务商(CSP)、品牌厂或ODM决定的散热设计与订单,将会全数由NVIDIA收回管理,不仅冲击散热产业,对客户及ODM的影响也极大,而散热厂将会走向大者恒大的状况。
散热是否成为NVIDIA产品的标配,仅属传言未被证实,然而可确认的是,在Vera Rubin架构推出后,先进AI服务器的「全液冷时代」将会来临,而届时也极可能带动目前仍以气冷散热为主的ASIC服务器,转向拥抱液冷散热设计。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