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WoP成中国PCB产业链低调王牌? 估距量产至少需2年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新汉 工控市场调查
Event

CoWoP成中国PCB产业链低调王牌? 估距量产至少需2年

  • 王嘉瑜深圳

2025年CPCA Show Plus展会现场,有中系PCB业者低调展出CoWoP样品。王嘉瑜摄
2025年CPCA Show Plus展会现场,有中系PCB业者低调展出CoWoP样品。王嘉瑜摄

随着台湾及中国两地PCB产业展会,分别于2025年10月下旬先后落幕,DIGITIMES观察,双方在展会现场侧重上各有不同;台厂高度聚焦AI浪潮来袭下的上游铜箔基板(CCL)材料供应瓶颈,中国本土业者则注重展示用于云端及边缘AI所具备的PCB技术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在中国深圳举办的CPCA Show Plus 2025上,不仅可见AI服务器主板、交换器板、IC封装基板、IC测试载板等高端产品,更有板厂低调在自家摊位上,展出用于CoWoP底层的PCB模块板,并将其产品名暂定为UHD板(Ultra High Density)。

此前,中国当地市场最先传出,NVIDIA正在主导开发新一代封装技术CoWoP,意即「Chip-on-Wafer-on-Platform PCB」,大胆删去主流封装架构所采用的ABF载板,将AI芯片直接封装至PCB主机板,恐将重塑先进封装供应链既有格局,因而在业界引发高度讨论。

然而,尽管舍去ABF载板的CoWoP封装架构,理论上可在提升成本效益及缩短传输路径方面,助力AI芯片效能进一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其制程技术挑战跨度较大,且前期在供应链协同开发上耗时也不短,因而实际上并不被PCB或半导体业界一致看好。

据了解,中系PCB业者在此次CPCA Show Plus展会现场,所展出的CoWoP底层PCB板样品,确定将以HDI板制程架构为基础,搭配类载板(SLP)mSAP布线制程,目前UHD板层数大约将落在20~30层之间,而面积则略小于先前业界传出的450X450mm设计。

不过,业者分析认为,距离CoWoP技术迈入成熟量产阶段,至少仍需要2年时间甚至更久,来完成严格的测试及验证程序,预期客户未来将以渐进式步调,将CoWoP封装架构导入即将在2028年问世的Feynman平台,因此不会一次性且大规模取代当前市场主流CoWoS。

此外,业者也私下透露,尽管其对自家PCB制造技术具备高度信心,但随着近期中美两大强权贸易摩擦日益频繁,无论是从客户产品商业保密,或是降低供应链风险角度来看,都不宜过度张扬,因此才选择在展场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低调展出在CoWoP领域的开发成果。

近期受惠于AI算力驱动PCB价值暴涨,中国PCB供应链正迎来产业结构转型浪潮。其中,在AI PCB制造环节,胜宏、生益、沪电等尖端业者已取得先发优势,而其他潜在供应商为追赶业绩成长脚步,也正在CoWoP技术开发上狂踩油门,可望借此全新赛道弯道超车。

值得一提的是,先前曾有台系业者直言,尽管已有少数中系同业,宣称具备CoWoP所需的PCB技术,但实际上只是盖好厂房、买好设备,「坦白说这些事情有钱就能做」,强调有钱却无法在短期内做到的,是台厂所兼具的人才、技术和产业链结。

供应链业者日前也证实,目前已有多家PCB供应链业者,接获NVIDIA广发的合作战帖,现正积极投入CoWoP专案开发,其中除了上述提及的三大中系板厂外,台系业者还有臻鼎、欣兴、华通,以及上游CCL材料供应商台光电、台燿、联茂,多元供应商布局正在逐步成形。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