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Google导入企业级SSD踩油门  QLC NAND 2026年恐「大缺货」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DevDaysAsia2025
DForum1021

微软、Google导入企业级SSD踩油门  QLC NAND 2026年恐「大缺货」

  • 韩青秀

AI带动巨量存储数据需求暴增,美系CSP大厂拟采SSD取代HDD,加剧供不应求。李建梁摄
AI带动巨量存储数据需求暴增,美系CSP大厂拟采SSD取代HDD,加剧供不应求。李建梁摄

AI数据中心对大数据的存储需求增长,估计将加剧QLC NAND Flash供不应求「大缺货」。

据悉,美系云端服务(CSP)大厂计划在2026年大规模以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取代传统硬盘(HDD),将导致大容量QLC SSD需求爆量成长,并与HDD价差进一步拉近至3倍左右。

云端大厂积极转向eSSD采购其来有自

业界传出,多家CSP大厂展开大规模eSSD订单采购洽谈,尤以微软(Microsoft)、Google动作最积极,2026年将推动eSSD取代HDD的更换计划。虽然CSP大厂与NAND原厂近期仍在价格谈判拉锯博弈,但大容量存储需求导入成为趋势,单一CSP业者采购量估达到数十EB,换算目前HDD短缺量,可能达到约150~180EB,乐观者估算缺口将达200EB。

存储器「EB」代表艾位元组(Exabyte),意即百京位元组,为超大规模云端存储数据量。

日前SanDisk发布全面调涨NAND产品价格约10%,与SanDisk分割HDD业务的威腾电子(WD),先前也提出涨价通知。威腾指出,因应AI时代对数据需求遽增,随着其产品组合中各种容量的需求空前增加,将进行积极投资以推动创新,同时为了让客户取得较低的总持有成本优势,威腾将逐步调涨所有HDD价格。

另一方面,威腾也提醒,目前正扩大使用海运交货,虽能显着降低相较于空运的碳排放,但也可能会导致产品运输时间增加约6~10周。这意味着,未来HDD交货时程恐拉长,市场更传出,目前HDD供应吃紧,产品交期将拉长至52周,这也迫使云端CSP大厂必须从传统HDD转换至大容量SSD。

QLC NAND成本良率皆改善 与HDD价差缩小

虽然SSD在数据存取速度约达HDD的10倍,其存取速度在在线存储(Online Storage)应用具有优势,但过去HDD藉由单位存储容量价格低的利基,成为近线存储(Nearline Storage)的首选,作为不常被存取、备份文件、历史纪录等「冷存储」领域。

HDD近年来价格维持稳定,2023年HDD每单位存储容量(GB)约0.015美元,当时SSD的存储成本约为每GB 0.089美元左右。但随QLC NAND良率日趋改善,高堆叠层数技术导入,业界估算,目前QLC NAND每GB约降至0.05美元,成本上已大幅改善,与HDD价差逐渐逼近3倍水准,CSP大厂导入意愿明显提高。

然而近年来HDD供应商扩产保守,导致AI存储需求暴增下,产品交期大幅拉长,但另一方面,NAND原厂也并未大幅扩产,多半减产以稳定价格。

因此,尽管CSP大单吸引下,NAND原厂也不轻易便宜售出有限产能,业界看好,因应云端需求急迫,NAND Flash价格可望从2025年第4季开始起涨,目前QLC SSD交货期约2~3个月左右,但若需求大于预期,不排除未来QLC SSD「严重缺货」,交货时程也可能拉长。

AI刺激eSSD需求 一路旺到2026年上半

存储器供应链业者则看好,2026年上半eSSD需求将非常强劲,相较于2025年AI训练型数据中心的主流配置,已从4TB翻倍至8TB。而AI推论阶段,eSSD存储容量更为惊人,将从64TB逐年增加至96、122TB等规格。

存储器业界人士指出,目前QLC NAND供应量占整体NAND市场相对有限,以美光(Micron)、SK海力士(SK Hynix)旗下Solidigm供应较多。

龙头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整体QLC NAND市场比重,则仍十分有限。从三星内部状况分析,其2026年QLC NAND占比,占三星自家产品可能不到1成,

如今60TB以上的大容量QLC SSD仍面临技术门槛较高、良率改善不易等问题,未来CSP大厂希望提升规格至100TB以上的产品交货,预期122TB QLC SSD可能等到2026年第2季才有望稳定供货。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