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影像细腻诊断 长庚研发骨折热点技术
人工智能(AI)辅助医疗诊断除了在数据分析和预测以外,目前最有成效之一的应用,就是影像分析。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外伤急症外科医师郑启桐说,现在长庚团队所研发出的AI系统,可以透过骨折的影像扫描,产生精准的热点分析,进而辅助临床判读。医师已经可以藉由此套软件,更准确判断很多骨折影像。

郑启桐说,AI模型的准确率,已经很接近医师的能力。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将AI的侦测参数敏感度调高一些。比方说,透过参数调整,系统会将一般参数筛检下列为没骨折的地方,也列为有骨折。如此一来,系统就会提醒医师再看一次,进而提升全面的确诊率。
将AI与医疗结合的研究,过去与不少医生都有合作。不过,为了让人工智能有更多的发展与技术整合,6个月前长庚筹了医疗人工智能核心实验室(Center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以下简称AI实验室)。但郑启桐也坦言,目前AI是个非常好的应用技术,能够提供医师大量的诊断证明和依据。然而,真正要导入临床的全面应用,仍有些距离,还需要相当多的研发与系统建置。

郑启桐说,人工智能大约这4~5年才在各产业间产生较热门的讨论。此外,AI结合医疗也只有约莫1~2年的时间,因此,医疗界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其实还属于各据山头,独自努力的状况。
不过,同时也提到,如果要整合各院的影像诊断,就必须从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着手。每个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都不同。医院所设计出来的AI模型可以跟自家HIS相连,但要如何与另一家医院的HIS对接,将是跨院整合要面临的问题。
此外,除了不同医院间可以顺利使用AI模型以外,互联的软件也要可以互通才行。也因为这些技术上的问题,郑启桐说,目前各医院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应用与操作。为了要结合医院的工作流程与信息科技新技术,郑启桐除了医师专业以外,又再次就读国立阳明大学的生物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影像分析与外伤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