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od 20年历史谢幕 回首那些年的耳朵经济
苹果(Apple)在10日以「音乐永存」为题,宣布最后一款iPod产品iPod Touch也将不再生产。「售完即止」,为20年的iPod历史划下句点。如果说Steve Jobs和Mac的回归,让苹果从濒临破产起死回生,那麽iPod可说是苹果真正打入消费市场的关键。

第一款iPod于2001年10月推出,机身上方为黑白屏幕,下方则为经典的转盘式控制按键。iPod重量不到200克,续航力达10个小时,主打能轻松与iTunes同步,可储存逾1,000首MP3歌曲。在人们还会购买实体唱片的年代,1,000首歌等同于100张流行音乐专辑,是相当惊人的数字。

2000年代初期也是MP3音乐的成长时期。2003年4月,苹果推出第三代iPod,iTunes Music Store也开张。使用者可以从iTunes购买数码音乐单曲或专辑,一首歌0.99美元,再同步到iPod中。iPod与iTunes的搭配不仅在市场上造成炫风,也奠定苹果日后以服务带动硬件销售的模式。
iPod也挤下Sony Walkman随身音乐播放器的宝座。2005年11月,苹果表示iPod已拿下日本数码音乐播放器市场近60%市占率,同年夏天才刚在日本开张的iTunes Music Store同样也是日本在线音乐服务市占冠军。当时日本市场的主要型号是iPod nano与第5代iPod。
而曾经叱吒风云的Sony Walkman,虽然在音乐播放器市场地位不保,但也在2005年推出首款Sony Ericsson Walkman系列手机,奠定音乐手机市场的地位。根据华尔街日报(WSJ)当时报导,2006年第1季,Sony Ericsson卖出250万支Walkman系列手机,净利从2005年第1季的3,200万欧元上升至1.09亿欧元。同篇报导当中也提到,Sony Ericsson还计划推出主打镜头的Cyber-shot手机,也就是后来的K系列。

纽约时报(NYT)2005年的报导则认为Sony Ericsson Walkman手机是数码汇流(digital convergence)时代的代表,集打电话、传简讯、上网、播放音乐和玩游戏于一身。Sony Ericsson当年的愿景已经变成人们日常,只是最后的赢家却是iPhone,无论是数码镜头、Walkman,甚至是苹果自家的iPod,市场都被iPhone侵蚀。

随着iPod Touch停产,iPod也将走入历史。苹果新闻稿说明了一切,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音乐体验。正如哈佛商学院(HBS)教授Theodore Levitt所言,「人们想要的不是电钻,而是墙上的洞」。如今从串流音乐服务Apple Music,到iPhone、Apple Watch、AirPods,甚至是iPad和HomePod mini,音乐已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