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我接受蓝涛集团总裁黄齐元的邀请,在臺湾半导体产业联盟的活动中介绍DIGITIMES对臺越合作的看法。根据DIGITIMES调查,臺湾NB制造业转移生产基地,越南是首选,估计会有15~20%的比重落脚在越南。
对臺湾的运筹服务业、零件代理业,甚至IC设计业而言,都是机会与挑战。过去零件代理业都以香港为运筹中心,未来桃园机场将更加重要。NB落脚北越河内附近,产业电脑与网通设备会以市场更大的胡志明市为中心吗?
其实臺湾对越南这个邻国十分陌生,臺湾人想到越南,都是「降低成本」,至今为止,没听说过臺商找越南做軟件代工,现在臺商对越南的投资成长,也可能带来机会。
上周做軟件代工的越南FPT来访,COVID-19之前,我曾受邀到河内参与亚洲智能城市论坛,与創始人Dr. Binh见面时知道FPT营收大约20亿美元,以軟件代工见长的越南公司,以印度的Infosys、Tata为师,将成为越南发展ICT产业的旗舰企业。
负责臺湾业务的总经理谈到,FPT在日本就有2,000名员工,其中90%是越南人,这在老龄化、少子化的日本是有价值的。FPT也与乐金集团有些代工合作計劃,每个計劃都是50人起跳。
由于过去都是欧美客户训练的运作机制,价格差距并不明显,这两年日韩市场的营收成长超过30%,就是臺湾市场难以突破,我想是「观念」的问题。
FPT已经决定进军半导体业,臺湾也是锁定的合作目标,臺商会有兴趣吗?进口替代对组装电子产品的国家言之成理,但轻薄短小的半导体对原厂而言,关键不是运输,而是当地国家的基础建设、人力条件,否则臺湾哪有条件发展尖端的半导体产业呢?
臺湾人对越南缺乏一定的了解,能讲越南话的臺湾人更是少之又少。据说广东话与越南语比较接近,与闽南语在发音上有一定的不同,难度不低,而平日以普通话沟通的臺湾人,恐怕难度就更高了。
生产基地的移动是一种外观上的改变(Change),多数臺湾人心态上并没有太大的转变(Transition),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大家领略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