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来,臺韩亦步亦趋,从制鞋、成衣、冰箱、电视,一路打到电脑、手机、半导体。1990年代,臺湾在电脑为主的产业中取得领先,臺湾人很骄傲地说:「臺湾人打得你死我活,躺在地上的是韩国人」。
到了手机时代,韓國以CDMA通讯的宗主国为定位,结合高通(Qualcomm),将国内市场打造成全球最先进的应用场域,顺势带动文创、網絡产业的发展,韓國拥有的独角兽企业,让臺湾人口水流了满地,但也无力回应。
至于众所瞩目的半导体,臺湾专注IC设计与晶圆代工,韓國在存儲器上取得明显的优势,臺韩各有一片天,但在设备、材料工业上也缺乏足够的自主能力。
随著产业进化到物联网、电动车,臺韩在竞争的同时,出现更多合作商机,而这些产业演化,在两国的进出口數據中,也可以推演出产业发展的口令。
从2022年前11个月的贸易统计數據推估,臺湾电子电机产品在2022全年贸易顺差大约1,300亿美元,韓國可能落在800亿美元左右。其中,臺湾半导体产业的顺差会超过900亿美元,韓國则是600亿美元左右。
对照电子电机产品的贸易数据,可以看出臺湾非电子业的顺差贡献还有400亿美元,但韓國仅有200亿美元。臺湾不仅在规模上超越韓國,贸易品质、多元性也优于韓國。
韓國仰赖大企业的产经结构,在突破关键技术、进行长期投资上更有优势,但面对多元商机时,就经常捉襟见肘,一旦出现臺积电这种重量级的大猩猩,又能获得高毛利,进行长期投资时,韓國企业就难以因应了。
事实上,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inics)、臺积电路数接近,就算一、两个客户被三星抢走,也不会改变产业的经营格局。
供应链高峰已过,2023年景气不会在第1季回升的大环境下,韓國半导体获利不会有太大的意外,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韓國半导体产业的顺差贡献,韓國一年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如果臺海生波,以臺系大厂为主的供应链无法稳定运作,动辄2,000亿~3,000亿美元营运资金怎可能安然无恙?
臺湾人可能有「破罐破摔」的打算,但就算韓國人高叹「池鱼之殃」,恐怕也难逃战火或经济崩盘的威胁,一旦国际秩序重组时,韓國会是赢家吗?韓國、臺湾垮臺,日本可以安然无恙,印度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吗?
不可能,如果全球经济从东亚三国开始崩盘,南亚、非洲的穷人可能因为通膨、经济萧条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那么这个现代化的世界要如何运作?
臺湾是全球稳定的基础,就像「定锚」的效益一样,别以为这个世界与我们无关,臺湾活著,世界安定;臺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这个世界也将走入另外一种运作型态。
如果三星晶圆代工(Samsung Foundry)的获利超过存儲器,而这个部门又被臺积电压著打,那么三星的风险,甚至韓國的风险就浮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