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人产业观察「中国制造」

黄钦勇
2022-12-16
产业观察-409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

我常说中国的黄金十年是2008~2018年,2008年的北京奥运让中国人的自信爆表,而智能手機的出现,NB供应链的经济规模,让中国能以NB、手机产业的基础,建构红色供应链。

但中国也必须面对人口红利衰退、生产自动化的问题,中国的改变,也可以从生产工厂引进机器人的进度,以及很多本土的机器人制造公司都在2014年以后崛起的趋势中看到端倪。

据DIGITIMES研究员白心瀞所做的调查报告指出,2021年时,「制造业」每1万名制造业员工,对应的「工业机器人」使用臺数比重最高的是韓國,韓國每万人有1,000臺机器人;臺湾排名第八,每万人276臺。

而中国以322臺排名第五,更可怕的是中国机器人总装置量是26.8万臺,这个数字是全球总装机量的51.8%,而2021年装机量的成长率更达50.6%,其中有26.8%分布在电子业,18.9%分布在汽车业中,锂电池也有9.6%的装机量。

这几年世界各国对于「红色供应链」有新的理解,闻泰、立讯、联宝、比亚迪等中国制造厂以承接世界级订单为目标,甚至相继接手臺商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加上中国在锂电池等相关领域,甚至引领全球,红色供应链已经可以是最足以影响世界的生产体系。

其次,中国本土的机器人产业以轻量型、低端机器人为主。疫情之后,中国当地的机器人产业,搭上产业復蘇的商机,中国国产机器人在全球市占率已经高达31%,而全球前10名的机器人制造商却没有任何一家臺湾公司。

在机器人的关键零件中,伺服马达、减速器、控制器占了过半的成本比重,在垂直多关节机器人中,中国的埃斯顿、埃夫特、遨博都已经可以自制关键零件,甚至价格仅有德日品牌的七五折。

中国机器人产业之所以异军突起,就是在2015~2019年间大量购倂欧洲厂商,例如工业机器人四大品牌之一的德国Kuka,现在是美的集团旗下企业。

2020年之后,中国的购并活动受挫,但华人原本就是商业嗅觉非常灵敏的族群,除了技术不断的因为市场需求而精进,遨博等公司甚至针对客户需求量身定制,提供按摩+热敷的服务。

千万别低估中国人的潜力,加上中国本土市场可以培养在地业者的商机,如今中国厂商在贸易大战的压力下,相互支持、取暖的行为,更会影响未来的生态系,只要中国学会了,就不能忽视他们的竞争力与存在的意义!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