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半导体业谁领风骚(7/10):臺日新时代的伙伴关系

黄钦勇
2022-10-27
产业观察-376
2021年各国半导体产业链营收估计
2021年各国半导体产业链营收估计

过去供应链是线性的大量制造,未来会走向分散型的生产体系和差异化需求,只要产品愈复杂,机会就愈多。臺湾地狭人稠,加上产业集中在新竹以北,利于沟通输送。科技巨头供应链零件都有赖臺湾企业,不管是产地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或欧美将汽车零件卖到臺湾,跟臺湾合作都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不久前结束的臺湾半导体展中,看到日本熊本县来招商,熊本正是臺积电日本落脚之处。除此之外,臺积电最近宣布在大阪设立第二研发中心,这是继筑波之后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研发計劃。除臺积电外,联电在日本也有很大的計劃,2019年全额100%收购富士通(Fujitsu)的半导体厂,也与电装(Denso)宣布合作生产车用功率半导体的合作計劃。

臺积电在最尖端制程已经遥遥领先,在7/5納米等级制程上,市占率甚至高达90%,但产业界都知道,臺湾不仅面对晶圆厂、IC设计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在基础科技的研发上,更需要借助外力才可能有所成。无论是存儲器内运算、量子技术、第三类半导体,甚至半导体材料、设备研发,臺湾都需要日本的协助。

那么从日本的角度看,又为何需要臺湾呢?首先,臺湾拥有最强大的EMS制造大厂,估计组装大厂2022年营收超过5,000亿美元,每年4,000亿美元的零件采购实力,都是各国业者觊觎的商机。因为进口替代的零件需求,臺湾的IC设计业蓬勃发展,2021年的产业产值高达448亿美元,占全球24%,这也是以零件见长的日本最羡慕的商机。

日本的铠侠(Kioxia)、瑞萨(Renesas)、罗姆(Rohm)至今仍是世界级的领导厂商,若从需要臺湾角度看,首先日本现在并无最先进的制程,或者在生产效率上无法与臺湾厂商相提并论,Sony、Socionext等顶尖大厂都委托臺积电、联电代工,日本在车用半导体上若无适当的安排,未来汽车工业也岌岌可危。更重要的是,臺湾的半导体业与日本高度互补,却不会有「致命的威胁」,找臺湾合作可以高枕无忧。

日本会跟韓國、美国合作吗?日韩之间因为慰安妇的问题出现龃龉,三年来双边关系几乎处于冰河期,最近尹锡悦与岸田文雄在联合国会面,日本还是定调为「非正式」会面,显然只是「微破冰」,离关系正常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至于与美国的关系,从过去广场协议,到美国利用政策手段令日本半导体业陷入失落的30年,让日本与美国的合作很难进行。反之,臺日之间关系良好,民间更是水乳交融,臺湾或许不是完美的选择,却是日本进行国际合作时最完美的合作伙伴。只是双方的合作关系,从过去上下垂直分工,以日本马首是瞻的合作,转变为水平合作的策略伙伴关系。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