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看涨,还是看跌?(6/10):韓國左右为难,甚至有孤立风险

黄钦勇
2022-09-08
产业观察-356

日本、欧盟都积极寻求与臺湾合作,美国甚至以Chip 4半导体产业联盟的框架,试图绑住亚太地区的战略伙伴,对Chip 4联盟仍有疑虑的韓國会如何自处?

韓國7、8月出现单月近百亿美元的高额逆差,半导体出口减少是主因,而进口的能源、原物料暴涨,加上韩币贬值,总统尹锡悦的不支持率,直追2008年金融海啸时的李明博,这也意味著韓國正在捋紧腰带,他们对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应仍记忆犹新。

2021年韓國与臺湾出口的半导体都有60%销往中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西安工厂、SK海力士(SK Hynix)的无锡工厂,各自贡献40%以上的NAND Flash与DRAM的产出,这让三星与SK海力士左右为难。

相较于韓國,臺日基于产业结构与政治理由,毫无悬念地靠在美国这一方,而日本在2019年7月开始管制三种半导体材料输往韓國的举措,对日韩之间的产业关系更是种长期的表态。

相反的,针对物联网与电动车产业的多元需求,臺日两国高度互补。臺湾长于制造,但设备、材料工业基础薄弱;日本不仅材料设备工业基础厚实,铠侠(Kioxia)至今仍是存儲器大厂,而罗姆(Rohm)等高功率、第三类半导体的实力也是未来臺厂合作的潜在伙伴。

甚至可以说,韓國可能是半导体四强中最容易被孤立的国家,而高度倚赖的存儲器,客户会依据价格高低而自动调整记忆容量,与「缺一不可」的逻辑芯片商机大不相同,过于跟随市场循环运作的产业结构其实暗藏风险,这也是三星市值低于臺积电的关键。

深知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韓國政府在2021年5月发表「K-Semiconductor」計劃,宣布到2030年之前将投入510萬億韩元(约380亿美元)资金,提升半导体产业的规模与竞争力。针对研发支出提供40~50%的租税优惠,设备投资也有10~20%的租税奖励,第三类半导体也布局了2.5萬億韩元的资金。

基本上,韓國半导体业能采取的未来策略,不外乎是以存儲器产业为基础的「In-memory Computing」、补强非存儲器产业与材料设备业,缩小存儲器市场变动性可能带来的风险。

设备厂因为零件短缺,疫情之前备料3~4个月的状况并没有纾解,到2021年时交货的前置期已经是12个月,2022年中更长达18个月,近期景气走跌,稍微舒缓,但设备无法正常出货,连臺积电在内的大公司都会受到影响,放缓产能扩张速度也是必然。

韓國的材料设备业虽有进展,但不是顶级企业,也难以面对高强度的竞争,现在美国限制半导体出口中国、俄罗斯的措施,无疑也告诉韓國,半导体业生态系的完整性依然是产业竞争的重要关键。

除此之外,DUV/EUV(深紫外光,极紫外光)设备、ESG等议题如果没有适当的解决方案,也都会是韓國未来产业竞争上的软肋。非存儲器到7納米、存儲器到1z納米 / 1a 納米的阶段,EUV设备都是竞争要件,韓國无法承担在半导体设备上受到限制的风险。

历史上总是被霸权国家操弄的韓國,最期待的是国家自主,但中型国家想逐鹿全球的领导地位,少了政治力的支持,背后却可能是极大的风险。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