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湾热到发烫,但须保持策略性的耐心

黄钦勇
2022-06-09
产业观察-312
10nm以下先进制程国家分布与2027展望
10nm以下先进制程国家分布与2027展望

中国现阶段显然希望「太平洋大到可以容纳中美两强」,争取更充裕的时间、空间,以便让国力走向高峰。无论是闯进他国航空识别区,进出宫古海峡,都是为了在对峙的环境中,找到有利的论述与立足点。但美国显然不让他人在睡榻之侧酣睡,采取的策略是极限压力的策略(Strategy of maximum pressure)。

不点不亮,压缩中国的空间成为美国政府与社会的共识,更诉求各种網絡的假信息,不是为了让您相信它,而是让您谁也不信。当美国不断的强调国际社会的秩序,手擎大旗呼朋引伴,连结美日印澳,甚至可能加上韓國在东亚布上重兵,除非金正恩「捣弹」,其实Hot Zone就在臺湾海峡。

臺湾在中美的夹缝中生存,对两边的策略模式必须有一定理解之外,更需要依据本身的条件,抢到最好的立足点。可惜学者在讨论关键议题时,多数停滞在中美的观点,对本身的条件少有论述,反倒缺乏自己的价值主张。企业界多数投鼠忌器,特别是在中国还有工厂的,比较像是美国科技业者,多数采取鸽派立场,保持策略性的耐心(Strategic Patience),期待无为而治之后,可以迎来下一个繁荣盛世。

吊诡的是,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说,美国高端芯片有70%来自臺湾,言下之意,少了臺湾,美国从商业运作、卫星到国防用途的半导体芯片都会成为美国的软肋。但中国会比较好吗?如果查阅臺湾与韓國的海关數據,可以知道臺韩出口的半导体,两国都有60%的半导体直接输往中国。为此,美国积极的争取臺积电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到美国设厂,而且挑明就是要最先进的制程。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估计,2021年时,全球10納米以下先进制程的产能有48.5%在臺湾,韓國拥有22.8%,美国则是20.8%,由于10納米以下也仅有臺积电、英特尔(Intel)、三星这家全球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厂参与角逐,这个比例也就是三大厂各自掌握的能量。

但在美国政府重申「有意义的掌握供应链」的战略下,臺积电、三星都很难维持战略上的模糊,三星更利用拜登访韩的机会宣示凸显雄心的投资計劃。

预期2027年时,三星比重会提高到23.4%,英特尔在美国政府与社会的支持下,会提高到29.1%,臺积电则略降为43.5%。但如果以生产地来估算的话,臺湾降到40.9%,韓國是20.8%,美国则是24.5%,而中国利用DUV设备,也可能在2027年拥有10納米以下,占有全球产能的4%。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