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诡的数据:研究中国半导体产业该从哪里著手?

黄钦勇
2022-06-07
产业观察-310
2017~2021年中国芯片进出口与贸易逆差变化
2017~2021年中国芯片进出口与贸易逆差变化

DIGITIMES Research近期针对中国IC设计产业做出报告,根据收集到的数据,2021年中国半导体进口总金额为4,325亿美元,比2020年成长23.6%,出口金额1,538亿美元,成长31.9%,贸易逆差是2,787亿美元。海关的数据通常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只是臺湾是半导体生产大国,2021年的出口金额也只有1,555亿美元,中国的进出口结构显然需要有更多的解释。

中国出口金额大,包括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的贡献,三星的NAND Flash与SK海力士的DRAM都有4成以上来自中国工厂,当然中国境内还有几家具有规模的外资半导体厂,例如臺积电、英特尔(Intel)。

其次,中国半导体封测业仅次于臺湾,排名世界第二,进口半导体进行最后的封测,然后再出口的比重应该也不低。最后呢,也有可能小米,甚至富士康、和硕、纬创等公司海外工厂所需要的半导体也都有部分在中国内地调度,先进口再转出口都是可能的因素。

至于留在中国内地使用的半导体,基本上应该区分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以及加工组装出口,例如为苹果(Apple)组装手机,为惠普(HP)、戴尔(Dell)、宏碁、华硕组装电脑的需求,都是中国进口半导体的主要用途。

臺湾与韓國出口的半导体,都有60%输往中国,而中国自己生产,用在自家市场内的半导体产品比例仍低。中芯国际的CEO赵海军说大约5%%,DIGITIMES的研究是6.1%,这就是目前的状况与实力。

但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设计分会的调查,中国2021年IC设计产业总营收人民币4,587亿元(约681亿美元),贡献了整个半导体业产值的43.2%,在欣欣向荣的IC设计产业中,从业人员从2020年的20万人,增加到22.5万人。

如果拿臺湾来对比,臺湾IC设计业的产值是448亿美元,而根据臺湾半导体协会數據显示,臺湾IC设计业将近5万从业人员,其中研发人员3.6万人,非研发人员1.35万人。两者进行对比时,我们开始陷入两岸调查基础是否一致的问题。

臺湾IC设计业的人均产值远远超过中国,而全球的IC设计产业总产值不过1,899亿美元,如果中国的数据没有问题,那么中国就占了全球的3分之1。但全世界公认的十大IC设计公司,没有一家是中国公司,那么我们如何认定哪些中国的IC设计公司才值得研究呢?

如果从中国公开的数据解读中国的产业,很容易会出现认知的落差。目前中国针对IC设计业提供科创板可以简易上市,已经有49家公司透过公开管道募资,这些公司的數據可以追踪,反倒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IC设计产业最根本的架构。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