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与半导体之间的距离(5/12):半导体产业四强竞合关系

黄钦勇
2022-03-22
产业观察-259

根据估计,2030年时中国GDP总量将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是继2009年超越日本之后,中国另一次经济实力的大跳跃。但不止中美之间的地位转变,年轻,且人口持续成长的印度将超越日本,而德国也可能超车,日本将退居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甚至可能在人均所得上输给曾是殖民地的臺湾与韓國。

表面上的数据,背后却可能牵动全球的政治环境。如同带领英国在二战时打败德国的邱吉尔曾说:「过去400年英国的国家战略是避免低地国家落入欧陆大国之手」,这也是此次乌俄大战时,英国坚定的站在乌克兰这一方的原因。

那么美国的国家战略是什么?美国是以科技、军事、金融力量、智财权掌握全球关键环节的国家。当习近平说:「太平洋大到可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时」,美国人可不会这么想,川普脑袋里流过的念头可能是「睡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连续三个梯次的贸易管制措施,让华为等公司受到重创,更让未来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充满了變量。

2019年2月,川普政府在白宫的网页中揭示5G、量子技术、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将是美国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关键,呼吁企业要同步支持美国政府的政策。2021年2月,拜登政府上任之后,再次强调美国要有意义的重新掌握供应链,点名的重点产业是半导体、车用电池、稀土与药品,而其中的半导体更是重中之重。甚至要求臺湾、韓國的大厂提交产销数据,这在全球强调自由贸易的机制中更是罕见的案例。

臺日韩这些位在第一岛链上的国家,现在被称为科技岛链,他们会团结一致在拜登的旗帜下,还是与潜在的对手暗通款曲,甚至在中美背后捉对厮杀呢?半导体的两大功能是运算与储存數據的能力,7納米以下的晶圆制造先进制程掌握在臺积电手上,但以存儲器而言,韓國的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才是真正的主导厂商。

存儲器与非存儲器的营运模式、市场需求有很大的不同,国际政治地位非常尴尬的臺湾,却拥有最先进的逻辑芯片制造能力,一旦美国、德国、日本的车厂缺半导体而停产时,大家都将矛头指向臺湾。

汽车不是一般产业,几个工业大国的汽车业,占GDP的比重都在8~10%间。这两年因为车用IC缺货而减少的上千万辆汽车,影响的不只是当年度的销售而已,每辆汽车平均11.9年的寿命,让往后的售后服务商机成为泡影。

与臺湾并无外交关系的几个工业大国,都透过部长级的官员跟臺湾关说,希望取得更多的零件。日韩关系恶化,韓國的三星、海力士又将存儲器工厂设在西安、无锡,都让半导体在地缘政治演化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受到政治力影响的變量。

另一方面,在人才与土地等基础条件上捉襟见肘的臺湾,在面对分散型的生产体系时也必须寻求全世界的合作。除了参与重建美国半导体制造能力的計劃之外,臺积电与日本联手在九州布局车用与影像識別相关芯片的制造。

新兴的东协、南亚国家会参与赛局吗?2030年将成为GDP第三大国的印度向臺湾伸出橄榄枝,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开始论议与臺湾合作的可能性,就在此时联电宣布了新加坡的投资扩厂計劃,这是未雨绸缪,为未来的全球分散型生产体系预做准备吗?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