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未来「黄金十年」的基本认识

黄钦勇
2022-01-13
产业观察-228
2022年ICT领域的四大商机
2022年ICT领域的四大商机

过去30年只是ICT供应链的铺垫期,未来十年却可能是臺湾电子业的黄金十年!

从1992年康柏(Compaq)PC大幅降价,加上原本孤立的日本PC市场被DOS/V渗透之后,美日电脑大厂开始代工生产订单交给臺系制造厂,1992~1996年间,臺湾的电脑业扩张了10倍之多,那时我在资策会信息市场情报中心(MIC)担任副主任、主任,并负责整个臺湾信息工业的统计工作,也见证了美好的时代转折。

从1992年开始算起,至今正好30年,臺湾在承接这些OEM订单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政府补贴、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红利通通到位,加上2007年以后可以双向互动的智能手机崛起,以品牌商马首是瞻的全球电子业供应链,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稳定扩张。

但我认为这只是全球供应链的铺垫期而已,2022年之后,我们将迎来多元变化的新商机,而这更可能是臺湾的「黄金十年」。

手机、电脑的需求仍在,但趋于稳定的供应链与市场,加上中美G2对决的變量,以量产事业而言,新崛起,具有实力的角逐者不会太多,反倒因为分散型生产体系的形成,臺商与在地电子大厂的结合、分工,将会是另一个重要的趋势。

我们相信印度、东协,甚至非洲的独角兽企业也会找上臺湾寻找合作的商机,北美要重建供应链,这也少不了臺商。我常说臺湾是无害的伙伴,臺商高效率的供应链,对想建立量产机制的新兴国家非常具有说服力与吸引力。

对臺商而言,未来车、智能城市的商机都要接地气,我不会天马行空的希望臺商将资源投入到不熟悉、不讨论、不与臺湾社会连动的新兴产业,反倒认为「金山淘金,卖圆锹也是个不错的买卖」。

Google投资工业电脑(IPC)业者桦汉,成为仅次于富士康与富邦的第三大股东,这是網絡巨擘投资臺系供应链的先声。臺商返臺投资,智能制造是关键议题,三年来总共1.5萬億元返臺投资的资金,背后也有庞大的工控商机。

IPC业者的优势是「多元生产」,如果背后还有量产体系的支持,可以想像臺湾的IPC业者还有一波荣景。不仅IPC业者感受到新商机,传统的电子五哥,哪家不关注这些新兴商机呢?也许有人会关注车用电脑、电控系统,甚至往上游参与第三类半导体的角逐,但生产制造程序越复杂,臺商就有更多不与中国业者差异化、短兵相接的机会。

对臺商而言,未来的挑战不仅仅是多元量产,而是自家事业模式的定义、行销与布局!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