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与數字转型

黄钦勇
2022-01-04
产业观察-222

工业局局长吕正华近期在产业控股协会报告,「鼓励臺商回臺投资奖励措施」已经实施3年,3年来回臺投资的总金额已经高达1.5萬億元(超过540亿美元)。臺经院张建一院长的报告也指出,「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上升到26.4%,超越新加坡、香港,这些都是臺湾近年来难得的好成绩。

当拜登政府宣示要重新有意义的掌握半导体、车用电池时,臺湾的供应链就更加重要了。臺商回臺投资时,政府有些相应的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工厂的投资,而臺商投资的重心也慢慢的南移到中南部的县市。

我在2021年中,多次到中南部讲课,与亚马逊AWS合作在高雄举办的讲座中,AWS提出一套「启动數字转型」的运作模式,特别强调要从高层管理的决心起步,然后一路到如何启动试验专案、让试验专案赋能,再到发展机器学习平臺,最后将數據汇整于數據湖泊(Data Lake),成为企业与客户的共同资产。

不久前,去中和参访新汉智能,这是一家营收70亿元的工业电脑公司,最近专注在连结智能制造的工控设备,甚至已经打进半导体的供应链。我与受邀的几位专家,一起讨论如何深化在半导体业的布局,甚至讨论「揪团」出国行销臺湾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

臺商已经被认证是全球供应链最扎实的体系,欧美日本的业者,或许有不错的解决方案,但臺商更接近业者,知道各种可能的方案,而臺湾幅员小,彼此距离近,相互支持的可能性高。在新汉的简报中,我看到新汉智能与工具机大厂友嘉(FFG)的战略结盟,友嘉在全球有超过90个工厂,而新汉的专长在于工厂前端的硬件连结。

其实,我有很多机会听到好的简报,但也善意的提醒臺商,要适度的区分不同的场合,而不是一套讲稿讲到底。一般公开论坛的课程,是要以说服决策阶层买单,针对企业市场内的专业人士在企业定位、情感上的认同,而并不是巨细靡遗,无所不包。一旦企业主下定决心,IT的预算就不是大问题了!

其次,公司可以选定亮点計劃,在計劃内累积數字资产,落实事业模式,一旦成功之后再进行实验专案,以及企业内跨部门的学习与培训。在企业员工已经理解數字转型的必然与重要性之后,才是建构机器学习平臺的时机,透过机器学习大量产制的数据,在可以控制、管理,也具有高度相关性的數據湖泊内,才能让企业的數字转型逐步达成。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不一定,谋定而后动,先落实策略决心,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臺湾人最不缺的是效率,但缺乏的是善用工具,构筑平臺的思想准备。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