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工研院院长史钦泰在李国鼎基金会论坛指出,美国顶尖企业经常利用Research Lab的组织与年轻学子互动。当年他在加州念书时,知道英特尔(Intel)每个暑假提供700~800个实习机会给学生,因此他在学期间有机会实习。但在臺湾,企业与学校的关系薄弱,学用容易出现落差,现在臺湾建构中的半导体学院,就是试图找到更重要、更有效率的方法。
我们还得掌握下一代的半导体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特质。刘德音说,臺湾的博士生不太知道怎么做研发,通常国外的教学是开放学生自己思考想要研究什么问题,但臺湾显然是由上而下的交办,而教授也不该比照公务员待遇,半导体学院要培养真正做研究的人,独立的思考与人格,意味著精神上必须先改变,并且打破大学传统管理机制的限制。
吴田玉强调好的老师比学生重要,然后是好学生,最后是好题目。日月光在生产的大数据上著力很深,各种数据數據的掌握今天已经成了竞争关键,这是數字转型中的核心价值。但跑得太快的公司,在臺湾会找不到对的人来推进。不过吴田玉也说臺湾顶尖公司的眼界很高,但高空中经常是空气稀薄的状态,我们的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而是别人解决了,那么就不会再是领先者了!
半导体业未来十年的人才不足将会是常态,根据教育部提供數據显示,2017~2020年间,臺湾每年培养理工科系(STEM)人才总数从10万人减到9万人,大约出现了1万人的缺口。最好的办法是让现在30万名从业人员升级,让这些人在升级、跨业、整合的新环境中思考问题,并创造更高的价值与薪资所得。
根据工研院IEK统计,臺湾半导体业有将近30万从业人员,其中IC设计有4.9万人,晶圆代工有10.9万人、封测业则有13.2万人,估计2021年的产业产值将达1,459亿美元(以汇率27.8:1估算),平均人产值约为50万美元,当然属于高附加价值的产业。
臺湾仅有3.6万平方公里,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排名137,人口2,352万人,仅是全球人口的0.4%,但臺湾半导体业的产值、产能都占全球20%以上,而半导体是高耗能的产业,在臺湾这个能源进口比重全球最高的国家中,臺湾的发电量居高不下,人均用电世界第8,发电总量也是世界排名第17。因为排碳量引发的碳权与ESG等议题,都是臺湾在下一个阶段必须面对的课题与努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