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湾,造局者

黄钦勇
2021-11-18
产业观察-191
Revenue of Semiconductor Industry
Revenue of Semiconductor Industry

根据工研院统计,合计晶圆制造、晶圆代工与封测产业在内的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总营收,从2019年的5,010亿美元,成长到2020年的5,700亿美元,成长率高达13.6%。而臺湾半导体产业营收则从860亿美元,成长到1,090亿美元,世界产业的贡献率达到20%,超过韩日两国,也将中国远远抛在脑后,是仅次美国的半导体第二大国。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全球行销长与臺湾区总裁曹世纶指出,过去10年,臺湾是各国设备材料商最大的买主。这10年中,臺湾至少有7、8年采购了最多的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多重因素的激励下,臺湾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臺湾之所以能结合上下游的产业实力,建立起一道护国群山,是臺湾总是服务世界一流的客户,三、四十年专注生产制造的经验绝无仅有,也因此臺湾成为世界级大厂的主要协力厂商,更因为国际社会的需求将臺湾推向了火线。

但祸福相依,眼下科技民族主义的兴起,除了中国以大基金发展半导体产业之外,日本、德国,甚至印度这些国家都跟臺湾招手,整个国家的宏观战略正被翻转。臺湾以产业聚落成为世界半导体工厂,但过去以产业聚落发展的胜利方程序面临被破解的压力,各国招揽臺湾半导体厂,整个工业体系被要求分散,生态系的建构与绿能等议题都使得臺湾疲于奔命。

11月8日,在美国商务部要求的期限之前,臺积电、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都按时提交被大家认为必然包括商业机密在内的生产數據,只是「局」是美国商务部设计的,外人很难知道细节。

这个大局,臺湾、韓國改变不了,但在臺湾可以掌握的「区域布局」中,我们看到了臺积电打破惯例,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以近70亿美元规模,与Sony合资一个日本的新厂(JASM)。彭博(Bloomberg)也报导,印度正在向联电招手,而东协国家对于臺湾的封测、IC设计业也都有浓厚兴趣。

除日本外,臺湾与东协、印度难道没有合作空间吗?未来的电动车产业,可能会是个多元并举的新时代,各国独立发展的制造业,零件供需与供应链不会再如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一样要经过层层关卡,才能论资排辈的成为供应商。一旦半导体在分散型生产体制形成之后,需求也会多样化,资金、人才的引进也将成为各国都会考量的「对臺政策」。

游戏规则变了,臺湾也需要全球话语权。别人出招,臺湾如何因应,臺湾已经是特殊领域中的领导者,没有前例可循,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此后,臺湾不再只是国际政策的接收者,臺湾会变成参与者,甚至成为某些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臺湾科技产业的大战略,是要从跟随者,转身成为参与者、造局者,臺湾准备好了吗?臺湾正在做,全世界都在看!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