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網絡巨擘往自研芯片发展,与 NVIDIA、超微(AMD)的关系也必然会出现新的變量。而这些新變量很多会出现在臺湾,臺湾是观察全球科技产业变迁的制高点之一。
首先,Google与亚马逊(Amazon)、微软(Microsoft)这些公司针对物联网、人工智能(AIoT)所研发的芯片是不是仍然需要最先进的制程,这会牵涉到臺积电、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甚至联电这些公司的布局。
其次,臺湾掌握了ICT产业的供应链,从上游的數據中心,到前端(Edge)的芯片需求,无论是制程技术,还是供应链的整合,基于供应链的效率考量,不找臺湾,也没有太多的其他选择。
过去Amazon、Google这些公司都是从建立網絡服务平臺,吸纳大量的社群用户起家的。在拥有大量用户之后,开始建构自己的數據中心,采购服務器,提供企业等级的云端服务,借以创造更大的效益。
在整个过程中,網絡巨擘在传统的惠普(HP)、戴尔(Dell)、美超微(Supermicro)等服務器品牌之外,成为主要的采购商。
DIGITIMES Research最新服務器产销调查报告显示,Amazon超越Meta成为臺湾服務器产业的第一大采购商,排名第二的Meta也是網絡公司,传统的戴尔排名第三,第四名又被Google拿走,显示整个产业生态有很大的改变。
再者,惠普、戴尔从软硬整合、系统服务著手,而不是将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商机当成最高顺位。
至于在COMPUTEX与黄仁勋同臺的美超微董事长梁见后,也是臺湾嘉义出身的科技创业家。他自然知道臺湾供应链的优势,美超微早就将服務器的工厂直接设在桃园,直接融入臺湾供应链。
对电子产品制造业而言,「大水冲倒龙王庙」是必然,迟早而已。这是个多元交错的新商机,如果友达要做數字看板,怎么可能不与佳世达、纬创出现利益冲突。
我相信冲突一定会有,但大部分业务仍会持续,如果友达成为三星面板最主要的供应商,佳世达、纬创也绝不会因为友达发展數字看板业务,而老死不相往来。
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友达、群创握手言和,平常心看待即可;而NVIDIA直接向Amazon、Meta叫阵时,也不用太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