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巨擘 vs. NVIDIA 是敌,还是友?

黄钦勇
2023-09-06
产业观察-513

企业为了维持竞争力,垂直整合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一直都在发生的事。臺积电做先进封装,日月光怎么想?1995年时,英特尔(Intel)在波多黎各生产主机板,臺湾刚刚进入青少年期的主机板工业惶惶不可终日,我受命研究这个主题,研拟对应方案。

最后发现是虚惊一场,原来英特尔怕臺湾主机板产业停留在上一个時代的产品上,跟不上不断更新的微处理器,因此创造了一个假想敌(或是诱饵),让臺商绷紧神经。这样的策略在微软(MIcrosoft)的Surface Pro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谁敢说英特尔主机板計劃一旦成功,会只是个阶段性的任务吗?

现在类似的戏码正在硅谷上演,具有领先优势的NVIDIA,为了让自家的AI芯片有更大的空间,必然会抓紧制造合作伙伴布局服務器生产,长期来看,经营品牌或者针对商用客户提供更多云端的服务,也不令人意外。

在網絡巨擘之中,苹果(Apple)是市值3萬億美元的大腕,排在NVIDIA前面的微软、Google、亚马逊(Amazon)等市值都超过1萬億美元,而紧追在后的Tesla也没闲著。

每家公司都有自研芯片的計劃,他们与NVIDIA之间不会是永远的朋友,不仅在芯片上短兵相接的机率提高,在數據中心的营运上也都可能出现新的格局。

Google、亚马逊等对手,必然会找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Marvell这些公司助拳,那么联发科、瑞昱、群联这些臺厂要扮演什么角色呢?

大家在新闻报导中,看到群联潘健成促成苏姿丰领取阳明交大的荣誉博士,而我看到的是超微(AMD)与群联背后可能的结盟关系。产业有变动都是好事,但得跟上脚步、有观察能力,不能只看花边新闻!

对上游的晶圆代工厂而言,客户正出现结构性的改变。过去以CPU、应用处理器(AP)为主要客户的时代,那是为了电脑、手机竞争的高端运算之需,往尖端制程发展天经地义。一旦进入多元的商机,高端运算依然重要,但也可能出现更多差异化功能或软硬整合、網安等不同方面的考量。

过去世界级的科技领袖到臺湾,都是有适当的场合。半世纪来,微软总裁只来过两趟,一次是2000年的世界科技大会,另一次是2009年Steve Ballmer到中国时,顺道绕行臺湾。当时Ballmer很满意臺湾之行,临行前还落下一句话:「如果以后到亚洲来有三天的话,会留一天给臺湾」。

这次黄仁勋待了10天,苏姿丰待了5天,苏姿丰仅有一天公开行程,那么其他时间都在做什么?我们可以很明确的说,臺湾现在是「战略要地」,他们不会只是为了吃家乡菜而留在臺湾的。

基本上,这个产业没有永远的敌人,也不会有永远的朋友,但只要是臺湾实力够的话,大家都会在臺湾多停留几天!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