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总是成群结队而来

黄钦勇
2023-04-17
产业观察-469
矽岛春秋
矽岛春秋

今天是大椽(DIGITIMES)创业25周年纪念日,年轻一代的编辑建议以《矽岛.春秋》为题,拍摄一部纪录片,并以《礼记.月令》中的节令「启蛰、见虹、秀生、始收、雁乡」,分别记录臺湾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

1970是「启蛰」的年代,臺湾退出联合国、与日美断交,加上两次的石油危机,臺湾人惶惶不可终日。但没有人可以预知那个困顿的时代,竟然是个细雨轻雷惊蛰前的时代。1973年胡定华、史钦泰开始在工研院工作,1974年启动到美国取经的RCA計劃,同年富士康、神通创业。

1975年光宝的宋恭源在失业与创业中做出选择,1976年宏碁创业,那是臺湾新時代电子业萌芽的时代,我们以「启蛰」定义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不赞美特定的英雄,因为这些英雄是成群结队而来。

RCA計劃里的胡定华、曹兴诚、杨丁元、史钦泰、曾繁城、蔡明介等人都是英雄,创办富士康与光宝的郭臺铭、宋恭源是英雄,而在1980年代以个人电脑为主轴百花齐放的「见虹」时代,苗丰强与施振荣也是英雄。

1980年代是个人电脑产业蓬勃发展的年代,宏碁与神通的小教授、小神通互别苗头,也走出从仿造的个人电脑,走向IBM兼容电脑的时代。与此同时,从生产计算器事业衍生出来的仁宝、英业达、广达成为NB产业的核心,许胜雄、叶国一、林百里各自走出一条路。

而华硕、微星、技嘉、精英,不仅帮臺湾建构一个横扫全球的主机板产业,衍生的和硕是电子五哥中脱颖而出的新兴业者,而微星、技嘉也在电竞、服務器等新兴领域超凡入圣。至于显示设备的产业,除了显示器之外,更延伸到面板、工业控制、车用电子等新兴商机。

2000年前后,刚刚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的臺湾,天空上看不见乌云,在WTO架构下,透过中国的廉价劳力与社会成本,建构一个在全球化时代最具竞争力的ICT产业供应链,从NB、手机、服務器到半导体,臺商无役不与,也都成果辉煌,我们以「秀生」来定义这个伟大的时代。

2007年iPhone上市,双向的数据流通,加上2008年中国成功的举办奥运,红色供应链崛起,臺商瞻前顾后地进入「始收」阶段,纬创、可成等公司出售中国生产基地给在地业者,并开始布局产销双轨的新时代。

2018年川普挑起中美贸易大战后,归属于西方阵营的臺湾开始调整产业战略,更多的臺商回流,开启了「雁乡」的时代。现在臺湾人打群架,最不需要的就是特定的英雄偶像,我们也深信「大军未到,信息先行」的道理。

DIGITIMES的中文名称是「大椽」,椽是屋顶上的横梁,「大笔如椽」是信念,而《春秋》是褒贬时事的史书,以《矽岛.春秋》为名,背后的意义是为产业喉舌,我们希望能跟卡塔爾王国的「半岛电视臺」一样,为臺湾的电子业提供专业信息,也在国际社会上为臺湾发声!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