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产业展望系列之11:新创事业的危与机

黄钦勇
2024-03-07
产业观察-536
市值破萬億的七家科技公司
市值破萬億的七家科技公司

2013年时,一位创投家开始以「Unicorn」来形容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创公司,之后很多创业家都想贴上「独角兽」的标签,向世人展示非凡的创业成就。

CB Insights开始统计独角兽企业的2015年,有80家公司顶著独角兽的光芒面对世人。科技含量很高的臺湾,不甘示弱地试著培养自己的独角兽,希望臺湾的新创公司也能在国际舞臺上崭露头角。

之后,我们看到不断上扬的独角兽家数,甚至到2022年时,全球的独角兽企业已经多达1,200家。在统计的前几年,也就是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美中之间没有剑拔弩张的氛围时,通常美国独角兽的占比大约50%,中国是25%,其余独角兽生产国主要包括英国、韓國、德国、以色列这些国家。

其中,看不到臺湾,也见不到日本的公司。最近几年,美中关系丕变,中国的独角兽前往美国上市之路更显坎坷,中国独角兽的比重降至15%以下,取而代之的是已经超过百家的印度独角兽公司。

「中国跌倒,印度吃饱」,全球经济的大结构不是东升西降,而是资源重组。财富重新分配的迹象显示出時代差异,大吃小,更大的贫富差距与国家发展落差。走过了资金宽松的时代,新创公司将面对创投资金源头紧缩的压力。

我们看到全球的创投资金在2021~2022年时,都超过1,600亿美元,2023年时跌到669亿美元。我们可以称呼2013~2022年间的10年是「独角兽的黄金时代」,但现在以500万美元营收,号称可以有10亿美元市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其次,我们看到網絡巨擘强夺豪取、相互厮杀。自从2018年苹果(Apple)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超过1萬億美元的公司之后,已经陆续有七家科技公司名列「市值上萬億」的门槛。

知名的科技大厂除了Tesla市值暴跌2成以外,其余的公司都扶摇直上。我们看到富可敌国的科技大亨,光是一家市值超过2亿美元的NVIDIA,市值就超过俄罗斯、韓國这两个世界舞臺上的主要国家。

苹果轻描淡写地放弃Apple Car計劃,大家知道这是九牛一毛而已。Open AI的創始人Sam Altman甚至希望募集7萬億美元,重整全球半导体的生产体系。

在新创企业家用无穷尽的想像力家探索未来世界时,我们得思考一下,如果是东亚的新兴国家,或者是这些国家里的供应商、新创企业家,如何帮自己在浮动的世界里找到定锚基础,并决定未来几年的行止。

在我脑海里,有几个想自问自答的问题。做为ICT产业里的供应商,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定义我们与上游客户之间的相对关系;如何从「云」与「端」不同的视野,思考自己的企业定位?

在面对地缘政治、区域分工、分散型生产体系的架构下,如何整备在地「应用驱动」的商机?哪些国家企业是敌、是友,或者根本放弃敌我意识?竞合之间,以和为贵,我看到了世界的改变,也看到亚洲供应商面对世界变局时,必须改弦更张的大趋势。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