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税战互咬 芯片供应链5月陷砍单乱流
美国川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新核战」,大刀已砍向全球电子产业链。而中国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反制措施,也未见到减弱的力道。
供应链人士透露,美中关税战互咬的态势下,终端品牌厂已经有「停止出货」迹象,虽然部分业者认为,可以转往其他市场销售,但对手也都全面涌入的态势下,销售状况难以弥补美国市场缺口。
甚至,竞局加剧可能造成杀价抢市,相关供应链业者在台湾、东南亚等厂区产能,目前正开始缩减,避免库存失衡。
此减单修正情势,更是正由下游扩散至上游,后续半导体供应体系可能最快在5月份,会开始笼罩在砍单阴霾之中。
业者表示,科技大厂除了零组件之外,也开始调整对半导体芯片的采购量。
以PC相关的NB、桌上型电脑用各类芯片来看,英特尔(Intel)、超微(AMD)与NVIDIA首当其冲,冲刺NB市场的联发科、高通(Qualcomm)恐也出师不利,另如瑞昱、联咏、祥硕等众多台系IC设计公司,也将陆续接获下游客户砍单。
后续的连锁效应,就会蔓延到台积电为首的上游晶圆代工、日月光集团的封测代工体系,估计5、6月也会开始受到影响。
供应链业者指出,美国发动关税大战,美系科技大厂需求必然受创。
苹果(Apple)、NVIDIA最为严重,英特尔、超微、博通(Broadcom)、高通等所有芯片大厂难以幸免,甚至是客户遍布全球的杜邦(DuPont)、3M等化学材料大厂等。
对于这些科技公司来说,尽管避开重税的中国市场,但其他客户供应链组成复杂,终端产品也都停止销美,目前呈现业务量大减状况。
整体而言,情势已完全是生存战。
观察产业界的现在进行式,美国对等关税9日正式上路后,由于各国政府与美方谈判仍未有结果,台厂在台湾、越南等东南亚的生产据点,几乎都已暂缓产品销往美国,如板卡、NB与手机等消费电子相关产品,几乎全面喊停。
相关供应链业者坦言,目前关税情势与市场整体需求完全无法掌控,只能先停止出货应对。
而业者表示,原以为美国市占低,受创程度就低,但产业链环环相扣,其他区域市场需求也将同步走弱,加上原料、零组件组成复杂,成本已全面飙升下,「砍单潮」已开始蔓延。
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印度、韩国、日本与马来西亚约24~26%上下,而柬埔寨、越南、泰国与台湾则分别高达49%、46%、36%及32%。
而中国在以34%报复性关税反制下,美国更加强势,对中国的关税提升至104%。然而,中国也丝毫不让步,于4月9日晚间宣布,报复性关税幅度一口气又增加了50%,对美国的关税提升至84%。
供应链业者表示,美国把逃生出口堵住,以消费性电子产品来说,台湾供应链从任何一地出货,最低20多%的关税,就已经几乎完全吃掉毛利。
目前也只能先停止出货,与美国进口商、经销代理等讨论涨价与分摊关税成本。但以台湾32%来看,各吞一半还是亏钱,涨价则是先调升已运往美国的现货库存,之后能不能大涨,则待政府谈判结果出炉及市场接受度后再说。
责任编辑:何致中
- 川普大徵关税 福特CEO只能急跳脚
- 航太链暂未受对等关税波及 国防庇护伞撑得住?
- 先重整芯片法执行办公室 传Musk人马进驻整顿
- 何以川普对台湾芯片、DeepSeek给出截然不同评论?
- 美国关税贯穿全球太阳能发展 台系厂哑巴吃黄莲
- 评析:川普贸易战虎头蛇尾 台厂投资决策如履薄冰
- 川普将开徵汽车、半导体、药品进口关税 4月2日公布细节
- 白宫:川普对加拿大、墨西哥关税政策无调整
- 川普「美国优先」震荡供应链 国精化扩产稳紮稳打
- 川普对等关税重拳 将为亚洲带来风险
- 深度:中美两大国濒临摊牌 中国还握有哪些杀手鐧?
- 川普:台积电加码投资 只是美国半导体制造回归开端
- 车用镜头成长期强碰美关税 虎山四招化压力为动力
- 黄钦勇对谈桃竹苗四首长 共议服务器链关税突围政策
- 传4组买家竞购TikTok 川普:每组都有可能
- 政府当台积电的靠山 川普抢芯片制造技术恐踢铁板
- NB产线进退维谷 品牌厂:这两国绝不考虑设厂
- 跟随台积电赴美 家登筹组18家台链联盟
- 川普新关税一波波 中企对墨西哥投资意愿动摇
- 安川电机因市况放缓趋谨慎 美关税不外乎成最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