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镜头设计与周边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发展越来越迅速且无所不包,除一般PDA、照相、联网与收发信件、WiFi/BT、MP3/PMP多媒体播放、大尺寸╱高解析屏幕之外,从微投影、NFC、大光圈╱高像素照相、防水、3D等功能,也被手机厂以特殊利基市场导入并做特色行销;可搭配智能手机之周边配件越来越多样化,今年还有各式穿戴式装置加入串连应用…
从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智能手机,到各品牌Android智能手机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之后,使得滑/掀盖式或附加键盘的手机相形失色;无论是苹果iPhone或HTC、Samsung、Sony、Asus…等Android智能手机,操控方式都是多点触控的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仅在屏幕尺寸、外部按钮、镜头摆放位置、外壳色彩与材质(金属╱非金属),以及OS的UI/Widget/Icon图像与解锁方式上有差异。
超过10亿支智能手机的年出货量,自然成为各种研发中或刚推出的新颖的ICT资通讯技术商、零件商争相导入应用的加载平台;而手机厂商也乐于依区域、市场区隔属性,关键性的先导入这些新兴的ICT技术以做好差异化。正如同过去PDA、照相功能、Wi-Fi/蓝牙、MP3/4/PMP多媒体等功能,也是原本是某几家手机的独家特色,到后来成为每家每机的必备规格。
大尺寸手机╱平板手机 镜头规格战再成焦点
大尺寸手机╱平板手机:过去Android手机屏幕尺寸仅3.5?4.3寸,2011年Dell推出5寸的Streak 5手机开创大手机的先河,可惜停产。随后HTC、三星、Sony等陆续推出4.7寸以上的手机。2011年底Samsung推出于5.3寸Galaxy Note手机,以及第二代Galaxy NoteⅡ手机的5.5寸,大尺寸兼顾轻盈机身不仅席卷市场,带动了2012年后各家高端、旗舰级智能手机,朝向纤薄机身、大尺寸的趋势发展。坊间即便入门的智能手机,其屏幕尺寸至少也4?4.3寸。
业界定义的Phalet(Phone+Tablet)─平板手机,大约在5.5?7寸之间。大陆华为(Huawei)推出6.1寸大屏幕Ascend Mate手机,其机身宽度已经难以一手掌握;华硕7寸Fonepad则是1.2GHz Intel Atom Z2520处理器搭Android OS做为平板手机,在耳边接电话时整张脸都遮得住;而ZenFone 6的6寸屏幕设计,也可被视为是一款低价的平板手机。
照相规格:手机背后主镜头规格则是各手机厂的兵家必争之地。各家高端机种至少推进到4、5百万甚至800万像素以上。诺基亚(Nokia) Lumia 1020搭载4,100万像素PureView BSI CMOS镜头、6镜片蔡司光学镜头(f/2.2)与第二代光学防手震机能;SONY Xperia Z1 5寸智能手机,用到1/2.3 寸2,070 万像素 Exmor RS影像传感元件(f/2.0大光圈),华硕(ASUS)则在New Padfone Infinity变形手机,采用1,300万(f/2.0)大光圈镜头+PixelMaster夜拍4倍感光增强技术,这些智能手机在日夜尖的拍照表现,已媲美甚至追上高端消费数码镜头。
微投影:三星在2012年7月发表内建微投影机的4寸智能手机─Galaxy Beam。内建15流明的DLP投影模块,可在两米内投射50寸、原生分辨率640×360像素的影像。目前无论是雷射光加MEMS光控元件,或LED的DLP微投影模块,可做到约拇指大小(6cc),且提供几米内一定流明的画面投影能力;但受限于微投影模块极耗费锂电池电力,以及投影的分辨率仍不够细腻,是微投影还无法成为主流应用的原因。
多媒体娱乐应用:除了大屏幕,还设计前端Hi-Fi双喇叭,透过HDMI/MHL甚至WiFi Miracast功能,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影音画面到数码╱智能电视。像HTC New One、广东步步高vivo X1/Xplay等手机就内建双喇叭。甚至面板分辨率到Full HD(1920x1080)的智能手机也越来越多,像Sharp SH930W、HTC Butterfly/New One、Sony Xperia Z/go/acro S、Samsung S4、Asus PadFone Infinity、华为Ascend D2...等等。
防尘防水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具备防水功能的手机。提供至少IP54以上,也就是防尘第5级(防尘,有限进入且无有害堆积物)+防水第4级(可从任何方向射来的水花,允许有限进入);而IP67、IPX7等级更提高至防尘第6级(完全防尘)+防水第7级(允许放入15?100cm的水中浸泡达30分钟)。目前有Sony Xperia Z/acro S/V、Sony Xperia Go,LG Optimus GJ、Motorola Defy+、华为Ascend D2、Samsung X Cover 2与Galaxy S4 Active等防水手机。携带时即便手机不小心被液体喷溅,甚至落到水中的意外状况下也不必担心。
双卡双待手机:曾在功能手机上流行过的双卡双待功能,现在有智能手机直接设计双SIM卡插槽,如使用联发科MT6575以后处理器芯片的手机可支持。目前有Samsung Y DuoS、Sony Xperia tipo dual、HTC Desire 600/V、红米手机...等等。
NFC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自RFID技术演变而来。,可以在10厘米内做无线感应,提供标签识别、数据传输、门禁ID识别、周边碰触配对,甚至运用在像是地铁╱捷运入口闸门以及取代信用卡的感应扣款等等。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如HTC J(日本版)/First/One/8X、华为Ascend Y201、Asus Padfone 2、联想K800、LG Optimu G、Motorola RAZR HD、Nokia 808/Lumia 920、Samsung Note/Note 2/S2/S3/S4。Sony Xperia大多数产品不仅具备NFC功能,可以跟旗下许多周边像是SmartWatch/SmartWatch2智能手表透过NFC感应连接,同时更推出搭配Xperia NFC手机的Xperia Smart Tag RFID标签,供玩家把玩居家、办公场所、汽车或其它地点的感应应用。
指纹识别:Motorola Mobility曾于2011年5月推出一款Atrix 4G的智能手机,内建指纹识别功能,但没有造成话题。在2013年9月苹果指纹识别功能(Touch ID)加入iPhone 5s,随后HTC One Max、Samsung Galaxy S5等高端智能手机也相继加入,将使指纹识别成为2014年高端手机的必备规格。
其他花样与功能:如无线充电、辨脸解锁、手势悬空操作等新花样,以及另一个当红的可穿戴式装置(Wearable Devices)─如Google Glass、Sony SmartWatch2、Samsung Galaxy Gear等智能手表的连接等等,均已在2月24日于西班牙巴塞隆纳举办的2014 MWC全球通讯大会中,看到多种创新、新颖的智能手机技术应用。
智能手机的外接周边
智能手机非常耗电,加上为了维持纤薄机身,越来越多手机商学习苹果iPhone采电池内建╱无法插换的设计。也因此这几年信息应用展中,可连接手机充电使用的移动电源(Power Bank)大行其道,琳琅满目的各种型号、供电容量诉求,辅以多变颜色的外观造型。当今移动电源均采内建锂电池设计,标榜2,600mAh?18,000mAh的容量,支持iPhone 30pin或iPhone 5/5s的Lightning界面,或Android手机的microUSB孔,有些移动电源甚至可以对抛锚的汽车做充电发动之用。
其它手机周边像是像是搭配在汽车上的免持式蓝牙耳机,蓝牙耳机麦克风,蓝牙外接喇叭组等。也是相当有一定需求的产品。而2013年10月,Sony发售可搭接在Xperia Z1或其它Android智能手机上的外接镜头─提供1/2.3 1,820万像素的QX10,与1寸 2,020万像素、F1.8光圈蔡司镜头的QX100,任何手机装上外接镜头就成为一部类单眼镜头;镜头透过NFC轻碰手机感应,或透过Wi-Fi连线,拍照画面实时传到手机屏幕上,是相当有创意的新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