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疗需求强势崛起 安全标准有待加强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Vicor
DForum1017

智能医疗需求强势崛起 安全标准有待加强

  • DigiTimes企划

移动科技的突破,让智能医疗电子产业快速朝向便携性方向发展。
移动科技的突破,让智能医疗电子产业快速朝向便携性方向发展。

随着资通讯技术开始应用于医疗领域,人们对于智能医疗应用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移动高速网络的迅速普及,更让智能医疗未来朝向个性化、移动化的发展方向变得更加明确,许多智能医疗产品,如智能胶囊、智能护腕、智能健康检测产品等,势必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并借助智能手持装置和传感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数据。

另一方面,老年化社会也已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也因为人口结构老年化的速度加快,智能医疗市场也必须更加重视家用照护式应用。据美国退休人士协会(AARP)的研究显示,当中高龄族群面临医疗照护需求时,约80%都偏好在家接受医疗照护服务,显示居家医疗照护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趋势。

高色纯度医疗用LCD面板,让医护人员更易判读人体内部及器官表现。

高色纯度医疗用LCD面板,让医护人员更易判读人体内部及器官表现。

原来在大医院使用的大型医疗设备,未来必须朝小型化、低成本化及更便于使用等方向发展,以适应基层医疗机制的需求。根据资策会MIC的调查指出,预估至2015年,全球健康照护产业的产值将达5,970亿美元,而台湾的健康照护产业的产值也可达180亿美元的规模,预计至2025年的年成长率可达20%以上。

医疗电子需求对IT产业的挑战

美国国家专利局局长Jerry Smith不久前指出,美国医疗器械产业朝开发小型化和可携式医疗器械产品的方向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电子元器件的日益小型化,未来许多医疗设备如透析机、呼吸机、吸痰器等都可能实现便携化,从而使得患者在家中就可进行治疗,不但可省去上医院治疗的麻烦,大大节省治疗费用,更让居家照护市场的需求快速提升,预计未来个人监护、诊断以及运动状态监测等设备也会走入家庭和个人应用场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可携式医疗产品必须把过去分散在不同产品的功能,设法透过单芯片等设计,集中到单一的产品上,而且具有的功能要求只会更高,还要能够更精确地处理更多更复杂的类比和数码信号,这些都不是传统医疗设备或药厂所熟悉的领域,也成为IT产业切入医疗市场的重要商机。

医疗电子的发展趋势带给IT产业的新挑战,主要集中于前端的高分辨率传感器和高精密度的数值转换器,而且因为便携化的要求,产品功耗必须更低,散热效果也必须不断的提升,因此用于居家照护的智能医疗产品的整合性、可靠性、设计复杂度等的要求,也将带给相关业者严峻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由于居家照护产品及应用的市场,主要是以家庭为主,因此在达到前述的效能要求之下,成本仍然需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安全性更是居家照护产品非常重要的性能要求之一。

各方业者积极进军大陆市场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日益关注,随时随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采取对策将会成为用户的诉求之一。因此,无线传输技术将得以更大范围的应用于医疗电子设备,包括蓝牙传输解决方案, RFID解决方案等,都会是智能医疗趋势下,非常重视的相关技术。

对于台湾智能医疗产业而言,除经济部工业局从2010年就已开始积极推动的养生照护产业商机,期望于2014年诱发民间投资新台币60亿元,创造12,000人以上就业机会,可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外,更重要的还是大陆的市场需求

根据赛迪顾问2012年最新数据报告统计,2011年大陆便携医疗电子市场规模为人民币269.5亿元,比2010年同期成长29.1%。赛迪顾问预测,2012年大陆便携医疗电子市场营业额将达348.4亿元,比2011年成长29.1%;2013年营业额更将进一步成长为447.5亿元,成长28.5%;2014年突破500亿元大关,达537.2亿元,成长28.1%。

至于产品结构方面,2011年大陆家用便携式医疗电子产值达174.1亿元,占市场64.6%,主要需求集中在血压、血糖、血脂及心跳检测等;医用类产品产值则为93.5亿元,占市场34.7%。

未来几年,大陆智能医疗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并且涉及的周边产业范围很广,设备和产品种类繁多。这个市场的真正启动,其影响将不仅仅限于医疗服务行业本身,还将直接触动包括网络供应商、系统整合商、无线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利益链条,从而影响通信产业的现有布局。

安全标准应投注更多心力

但也因为智能医疗市场的蓬勃发展,许多科技业者也都纷纷大举投入,如日本最大的消费电子业者索尼(Sony)在2012年2月宣布,将全力拓展医疗电子产品市场,已扭转经营颓势。其实早在2007年,索尼就已经积极在大陆推出一系列医疗影像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其他知名业者如飞利浦、佳能、东芝、NEC等也竞相投入大陆医疗电子市场。

大陆本土业者如海尔也已推出生物医疗设备PCR仪、低温等离子灭菌机,美菱也推出号称摄氏零下160度的超低温冰柜,显示消费电子品牌业者对于医疗电子市场也有觊觎之心。

但也因为业者百家争鸣,更让一直缺乏统一标准的智能医疗电子市场,有着极大的隐忧。尤其是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医疗电子产品毕竟是用在人体上,在深入个人及家庭的应用环境下,如果产品设计不良,可能会造成使用者身体上的危害;另一方面,医疗电子产品所取得的数据是否可靠,更让人忧心,加上越来越多的医疗电子产品需要交换信息,智能医疗电子产业在迅速扩大的同时,如果希望避免未来无谓的纠纷,势必得在安全标准上,投注更多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