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Netbook的市场成功关键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SEMI
诠鼎

检视Netbook的市场成功关键

  • DIGITIMES企划

前言:当全球景气大受美国影响的恶劣情势下,观察信息产品的市场表现,会发现唯一无畏景气逆境影响的产品即为Netbook,而Netbook除了犀利价格造成其无畏景气、买气长红的主因外,其实Netbook的成功条件并不只在价格优势,体积、续航力、运算能力与系统架构,都是能让Netbook热卖长红的关键因素...

本文:
最近可能会感受到,不管在咖啡厅还是搭捷运,人手1部Netbook的景象似乎越还越普遍了,近来不是还处于不景气的氛围嘛?但为何民众购买Netbook却丝毫不手软?其关键的主因就在其完美的价格策略,但除了价格外,Netbook能成功抢市,应该还有更多值得观察的重点。

只给所需功能 成就价格优势

以往笔记本电脑的设计思考逻辑,往往会陷入桌上型电脑的窠臼,即处理器一定要越快越好、硬盘越大越好、存储器最好能安装至系统支持的最大值,如果还能有独立显示芯片就更棒了!虽然这种配置才能达到最佳化效能状态,但是,这种最佳化的目的在哪里?只是为了建构1部超级笔记本电脑?还是满足桌上型电脑「移动化」需求?

真实的状况是,毕竟不是每个使用者都要在笔记本电脑上玩3D电玩,也没有太多用户需要独立显卡,而存储器越加越多只是增加耗电,而这种将笔记本电脑设计趋于如同SUV汽车的概念,要能上山、下海、还能越野、飙速。

acer aspire one Netbook设计。(acer)

acer aspire one Netbook设计。(acer)

在这种诡异概念下的产物,只会让整体设计成本不断垫高,甚至做出不符合「移动」需求的电脑产品,又因为当存储器加大、再将高耗能的独立显示芯片整合至架构中,处理器换成效能更高的款式,这也代表系统的散热需求与架构空间增大,最终设计的产品自然又大、又重,且不好携带了。

但观察一般使用者应用笔记本电脑的模式,对比选车的概念,真的每个用户都需要如同功能最强的SUV汽车嘛?其实回归最初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打1份学校报告,还是只为了透过Google检索最新产品价格,顶多再与几个好友进行网络聊天、MSN,但这麽单纯的需求,似乎搞1部巨无霸的笔记本电脑并不实际,这也是Netbook设计逻辑关键,透过评估常见需求、进一步简化系统设计,回应了真正使用者只想编辑文件、网络聊天、数据查找的目的,经由最新技术的精简设计,实现既便宜、又实用的产品设计。

lenovo的Netbook设计。(lenovo)

lenovo的Netbook设计。(lenovo)

市场需求重新定义Netbook规格

目前,原先业者定义的Netbook规格,是以重量1公斤内,屏幕由7寸起跳、小于10寸的小笔记本电脑,目标是设计出电池工作时间具有5小时以上,并能提供无线Wi-Fi或是3.5G无线网络整合的笔记本电脑,而价格定位应落于199美元至599美元之间。

但这个规格,在关键零组件处理器、芯片组没有配套的情况下,并不容易达成,而近似于这个规格的概念产品,即针对教育市场堆出的OLPC(One Laptop per Child)电脑计划,此计划的目标产品售价即100美元1部精简笔记本电脑。

而百元电脑的趋势,在Intel也提出为新兴市场设计的Classmate PC,但这些计划大多没有产生巨量的改变。因为以OLPC、Classmate的发展初衷,即纯为公益角度出发,这在处处讲求毛利的商业市场上,并不是很容易实现。

Netbook的实际商品化关键,是随后Asus推出采7寸、Linux免费操作系统、Celeron处理器的Eee PC,当时以199美元贩售,才将Netbook的市场一次爆发。当采7寸设计的产品市场表现不俗后,Asus尝试再将屏幕尺寸放大到8.9寸,电池效能配置达8小时以上,而在10寸机型部分,则强化键盘尺寸,让键盘设计能达到标准键盘的95%水准,使Netbook的操作感受能更接近一般笔记本电脑,此举将Netbook规格再重新拉升至更接近实用的层次。

Intel Atom架构 将Netbook市场带至高峰

原先Netbook在架构与规格上,并未直接导入Intel Atom处理器,以最初Asus Eee 701机种为例,而是以Celeron处理器作为系统核心,由Asus建构的Netbook设计架构,已略具目前广泛使用的Netbook雏型。

而Netbook架构进一步确认,是由Intel给的定义,即配备Atom处理器、具备联网功能、电子邮件、实时通讯...等功能,并能提供视讯、影音播放娱乐应用。就Intel下的Netbook定义,其实不难发现,原为针对MID开发的Atom,在市场需求刚好就等着这种设定要求的处理架构时,恰好补上了对的产品,即便事后Atom在MID产品的应用上并未发挥应有的推广效用,反而Netbook的低价、近似笔记本电脑的设计概念,更能获得用户青睐。

NVIDIA ION平台让Atom后势更猛

Netbook让Atom一推出就出现巨量需求,但Intel所提供的配套架构中,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其绘图能力受限,造成Netbook在绘图与娱乐应用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为此,NVIDIA创造可搭配Atom处理器的ION平台,并特别在HD影音播放方面进行架构强化,尤其在有限资源下,尽可能发挥Atom的低价优势与高效处理效能。

NVIDIA的GeGorce 9400架构图。(NVIDIA)

NVIDIA的GeGorce 9400架构图。(NVIDIA)

观察NVIDIA的ION架构,其实为以GeForce 9400为中心,搭配Intel Socket 775系列处理器为主,而此平台应用不只着眼Netbook产品,对于AIO产品也可在最低成本下架构一足以处理HD画质影音应用的运算平台。

NVIDIA Ion平台参考设计。(NVIDIA)

NVIDIA Ion平台参考设计。(NVIDIA)

Ion Platform有别于目前Atom配搭的芯片组架构,GeForce 9400的MGPU整合芯片,业者号称,9400 MGPU可提供现有解决方案超过10倍的绘图效能,GeForce 9400内建NVIDIA PureVideo HD技术,可让搭载Atom 的系统架构实现播放全功能1,080p分辨率影片播放需求,就连一般Netbook支持颇为吃力的Windows Vista使用界面,新一代的Windows 7操作系统,GeForce 9400 MGPU在零组件空间只需旧有的Atom解决方案50%尺寸,就能提供对应功能,重要的是架构所耗电能也相对省电。

NVIDIA Ion平台参考设计。(NVIDIA)

NVIDIA Ion平台参考设计。(NVIDIA)

而NVIDIA GeForce 9400架构上,是采单芯片方式实现设计,可以让主机板线路变得更加精简,而主板面积也能因此大幅缩小,高效能、高度整合设计,适用在笔记本电脑设计,应付如AIO设计中也是节能、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9400内含的GPU拥有16个平行处理核心,绘图处理效能高达52 GFLOP,绘图技术已为Adobe Photoshop CS4、Adobe Premier CS4、Cyberlink PowerDirector 8与Badaboom...等应用软件进行最佳化支持设计。

采AMD Yukon架构的Netbook。(hp)

采AMD Yukon架构的Netbook。(hp)

不让Intel专美于前 AMD也为Netbook定义新规格

而在Intel Atom获得空前成功后,VIA、AMD、nVidia...等也相继重新检视这块市场机会,即以10寸液晶为临界点,有点像MID又比UMPC实用的Netbook产品。例如,AMD就为此发表了Yukon、Congo平台架构,而AMD定义的Netbook有点接近超越10寸的规格,将锁定便于编辑文件、处理文书的12?13寸尺寸。

在AMD规划的Yukon、Congo平台架构,将以ATI绘图技术进行更缜密的组合,而处理器与芯片组的总体耗能将低于25W以下,处理器核心亦有单核心与双核心2种选择。

以入门级的Yukon为例,其处理核心为Huron,属于单核心架构,搭配ATI Radeon显示核心,整体是采体积更小巧的BGA封装,架构上也能衔接IEEE 802.11n与3G无在线网技术,光是低端的Yukon架构,明显就相当重视Netbook市场,同时也有与Intel Atom互相叫阵的意味。另Congo采双核心架构的Conesus处理器,虽同为ATI Radeon但差异在Congo为支持HD画质的ATI Radeon,另Avivo也是HD版本,其余细节则与Yukon差异不大。

即便各家都表示十足诚意,但在这波Netbook热潮中,非Intel系统芯片厂商,似乎都没有讨到便宜,如AMD并没有跟上这波热潮,反而较早即投入工业电脑、单板电脑应用的VIA,其省电版本的C7还有机会在hp的2133 Netbook导入设计,但似乎VIA的解决方案市场有限,其hp后继机种也改采Intel Atom较主流的规格架构。

Netbook冲击正规笔记本电脑市场 如何取舍考验业者智能

不管在关键的处理器、芯片组供应商,还是笔记本电脑的系统厂商,在这波Netbook风暴中,都同样置身于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两难境界。因为Netbook美其名为针对上网应用而开发,但若系统换上主流Windows XP系统,其实骨子里就跟1部完整的笔记本电脑没什麽两样,上网、看影片、作文书,任何应用都足以取代市售正常规格的笔记本电脑。

而当Netbook卖得过火,其销售数字明显冲击到正规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除处理器与芯片业者的高端、高规格产品无法顺利推展市场,就连系统业者在一般规格的笔记本电脑,只能眼见着其库存水位不断飙升,但毛利极低Netbook却总是供不应求。

为了「管制」这种现象,最初有Intel「定义」的Netbook规格,虽在定义新产品,但其实也是担心正规市场被Netbook侵蚀的速度会无法掌控,反而只能就产品重量、屏幕尺寸等去线缩Netbook的发展潜力。

但这种模式下的市场,却也衍生新的竞合关系,例如,AMD即迅速地释出新Netbook可用平台,而原有非Wintel架构的芯片业者,也打算采取如ARM或是其他处理芯片搭配Linux的Netbook解决方案,近来最热门的就是以Android开放系统为基础的Netbook架构,若能顺利推出,业者开出的的实机贩售价格,则明显有更大的低价空间存在,未来若有99美元等级Netbook推出,也不无可能。

市场遭挤压 MID、UMPC需另谋出路

而在Netbook气势如虹,以横扫千军之势抢攻市场,其实原先定位UMPC( Ultra Mobile PC)商务用途的第2台笔记本电脑,其生存空间也受到强烈挤压!不少业者直接变更推出时程,甚至终止喊停的计划也不在少数。

例如Asus原本开发的R2H、技嘉U60与M704,与富士通的U1010,虽然也计划跟随Atom推出带出下一波改版推出,但因为Netbook不仅挤压到正规笔记本电脑市场,就连UMPC也失去舞台与空间,多数厂商选择直接终止发展计划,也有考虑变换策略或改善内建功能,做出与现有UMPC不同的产品区隔,但毕竟UMPC的目前气势已若,以缩小版笔记本电脑姿态推出的Netbook,其发展气势早已无法与之正面冲突,回避或变更策略才是良策。

议题精选-Notebook/MID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