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驱动数据创新:MongoDB引领企业迈向应用现代化新时代
随着商业环境剧烈变动、消费者需求难以预测,企业纷纷加速打造高弹性、实时回响的信息架构,使应用程序现代化与AI应用成为产业最关注的焦点。MongoDB每年一度举办的MongoDB.local活动,已成为专业人士掌握前瞻科技趋势的重要平台。
MongoDB.local Taipei 2025于9月30日举行,邀集多位业界专家分享最新技术与市场趋势。活动内容涵盖主题演讲、分组研讨会、专家面对面交流等多元形式,并重磅介绍全新亮相的MongoDB 8.2与MongoDB AMP等创新功能。大会现场吸引众多专业人士热烈参与,展现AI与应用程序现代化的强劲发展动能。
MongoDB大中华区副总裁胡建基表示,MongoDB.local Taipei 2025是美国总部活动结束后的首场海外活动,所有发表的内容与技术趋势皆与总部同步,展现MongoDB对亚太市场的高度重视。
本次活动涵盖10 场主题演讲与实作工作坊,并邀请来自6个不同产业的企业代表,分享运用 MongoDB 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成果。胡建基指出,过去10年MongoDB的发展极为迅速,至2025年拥有近6万家客户,目前全球Fortune 100企业当中有75%正在采用MongoDB的解决方案。
从电商到直播 MongoDB助攻多元产业数码升级
MongoDB在全球市场的成功案例快速攀升,更成为众多新创企业的首选数据库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真正解决工程师与开发者的痛点,进而大幅提升专案开发速度与执行效能。
以台湾知名电商平台-富邦媒体科技(momo 购物网)为例,会员人数已突破千万,2024年营业额达1,125亿元,并在台湾北、中、南部设有自动化物流中心,是全台许多消费者首选的电商平台。2020年将高频繁、复杂查询的折价券系统转移至MongoDB,结合强大查找能力与水平扩充特性,成功支撑数亿张折价券的实时查询与处理。
富邦媒体科技协理何铭华回顾,2018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购物平台因突发巨量流量造成系统当机,因此意识到单一关联式数据库已经无法负载尖峰时段的庞大流量。
团队随即将在线购物系统拆分,并评估合适的非关联式数据库,从「系统稳定性与支撑高并发」、「查询效率进而提升移动转换率」、「实时数据洞察」三大面向进行分析,最终选择MongoDB社群版,彻底解决效能与可靠度瓶颈。且进一步考量IT团队人力限制,momo于2023年进一步改用MongoDB Atlas平台,将人力资源集中于应用开发。
另一家导入MongoDB的企业,为专注于社群整合行销服务的Omnichat。该公司技术长Ian Chan分享:「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协助企业透过Line、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等多种社交平台与客户互动。但过去因采用关联式数据库,栏位受限,难以存储跨企业、多元且复杂的客户属性与标签。」「导入MongoDB Atlas后,公司在技术架构与营运效率上大幅提升,客服成本降低50%、顾客满意度提升50%、获客成本下降30%,AI工具让解决问题的时间花费缩短高达80%,每周更节省190小时的人力处理时间。」
全球知名直播平台17LIVE也在本次活动分享其转型成果。该公司资深工程总监曾柏诰指出,17LIVE注册用户已超过5,000 万人,并于2023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
早期曾面临数据一致性挑战,后来导入MongoDB Atlas平台并运用Atlas Search功能后,顺利实现全文查找、自动完成、同义词、矢量查找、混合查找、使用者查找与推荐系统等,多种进阶查找及应用功能。同时,技术团队透过混合查找技术,有效降低大型语言模型产生「幻觉」的风险,显着提升AI应用精确度。
曾柏诰进一步透露,随着AI时代来临,17LIVE也将在现有MongoDB Atlas架构上,推出「AI礼物」与「17Animaker」等创新服务,持续巩固其在全球实时互动直播市场的领先地位。
解决关联式数据库痛点 支持多元应用情境
创立于1919年的华南银行,在台湾公股行库中长期名列前茅。面对创新金融科技的持续涌现,华南银行发现既有的金融数据架构缺乏弹性,数据存取速度也无法满足新时代需求。
因此在2022年初启动数码转型计划时,决定以MongoDB Enterprise Advanced作为新一代金融系统架构的核心平台,打造以「数据即服务(DaaS)」为基础的数据中台,为科技防诈、客户体验优化以及AI应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底座。
华南银行副总经理陈曦涵表示:「随着全球进入数码金融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快速且多样化,我们需要一套能实时回应市场变化的非关联式数据库。」华南银行选择MongoDB Enterprise Advanced的关键原因,在于其具备「弹性数据模型」、「实时查询效能」以及「API化支持」等特色,能满足跨情境、多数据格式的应用需求,协助实现「一次建置、多端应用」的DaaS数据中台。
专案上线后已展现显着成效,例如搭配「雷神识诈模型」与风险评级双轨机制,有效将异常交易无效示警案件减少超过80%;在客服语音转文字存储与检索方面,人均产出效率更提升500倍,展现金融科技转型的强大效益。
另一方面,媒体产业同样面临庞大数据的应用挑战。TNL Mediagene关键评论网媒体集团(纳斯达克代码:TNMG)是亚洲次时代数码媒体与数据公司,后端开发总监刘宇烝指出,TNL Mediagene提供中、日、英文原创与授权媒体品牌,随着业务规模快速成长,既有系统在处理大量数据、全文检索与数据结构弹性上渐感吃紧。
导入MongoDB Atlas平台后,透过Vector Search via AI,文章查找速度提升90%,文件查找速度也提升50%,同时大幅提高数据库灵活性。此外,藉由Multi-Region support的全球部署弹性与低于100毫秒的API延迟时间,TNL Mediagene已为未来国际扩张奠定强韧基础。
AI驱动现代化MongoDB 8.2与AMP上线
应用程序现代化与AI是企业数码转型的两大核心趋势。MongoDB.local 2025台北站特别邀请MongoDB技术专家揭示全新MongoDB 8.2与MongoDB AMP的强大能力。
新版本在社群版与MongoDB Enterprise Advanced中皆提供原生全文查找与矢量查找功能,大幅加速企业推动AI专案的进程。而AMP平台则能协助企业快速将既有应用程序升级为更具扩充性、符合现代需求的新一代智能服务。
解决方案架构师经理张冠群指出,AI时代下的数据库,不仅要存「结构化数据」,还得能处理「矢量」、「文本」、「多模态数据」等,才能适用于语义检索、Agent记忆、状态存储等用途。传统关联式数据库在面对快速变动需求时,常常显得僵硬、不易扩充等,更遑论应用于AI场景之中多样化的情境。
相较之下,文件模型具备弹性结构、扩充性等优点,自然能满足AI复杂场景需求。AI应用效率与品质不仅取决于模型本身,也与底层数据库架构与效能息息相关,除此之外MongoDB结合Voyage AI技术之后, 还能提供其他品牌不及的自动矢量化、权重重排序等功能,自然成为最适合AI使用的数据库。
顾问级解决方案架构师苏友信进一步说明:「自 MongoDB 8.0问世以来,在数据吞吐量、时间序列存取与系统效能监控方面已展现亮眼表现,在高频写入与大规模分析场景下更趋稳健。而MongoDB 8.2特别针对未索引查询进行优化,尤其在时间序列数据写入吞吐上有显着提升。在安全性上,即使数据处于加密状态,系统仍支持prefix、suffix、substring等加密查询功能,免除事先解密的繁琐步骤,兼顾安全性与查询效率。」他也指出,从此版本起,MongoDB将提供长期支持版本,并采取渐进式版本更新策略,确保跨环境一致性与稳定性。
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郭志鹏补充,现今企业打造智能应用时,普遍采用「Agent Memory + RAG」架构,这代表数据库已不再只是用来数据存储与查询,而是进一步扮演AI agent的「记忆层」,负责维护上下文语境、执行语义查找、产生与管理矢量嵌入,以及进行结果重排序等任务。
MongoDB与Voyage AI的深度整合,让开发者能在数据库直接处理语义检索与相似度比对,无需另外部署独立的矢量数据库或整合外部的embedding API,从而显着降低架构复杂度并提升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顾问级解决方案架构师Cathlon Lau说,企业在推动应用程序现代化专案时,往往会面临「业务逻辑分散于 Stored Procedures」、「旧版架构无法维护」、「缺乏测试」、「厂商停止支持」等痛点,以至于专案迟迟无法推动。
MongoDB AMP结合 Agentic AI技术,可自动生成测试案例,检验转换后的程序行为是否与旧系统一致,助企业从老旧系统过渡到现代架构。根据我们内部实际测试数据显示,部分程序码转换速度提升可达10倍以上,整体现代化案平均可加速2~3倍。
从企业痛点出发 MongoDB持续强化查找与效能优势
MongoDB在不断投入创新研发的同时,也持续蒐集用户的实际需求与回馈,并针对不同产业的应用情境进行功能优化。
本届大会上,MongoDB宣布将原先仅限于Atlas云平台的查找与矢量查找功能,正式扩展至社群版与企业版的自管理产品,让开发者在更多部署环境中都能享有同样强大的数据查找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发与营运的灵活性。
资深顾问工程师吴明宗说,企业内部的数据量从1970年代的MB级,已急速成长到如今的PB甚至EB级,远远超过传统关联式数据库的负荷。MongoDB之所以能成为AI专案的理想数据库,关键在于其模型建构方法清晰且具弹性,涵盖概念模型、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三个层次。
在概念层中,团队需先厘清业务需求并识别实体;逻辑层则着重实体间的数据关联;最后的物理层则将设计落实为MongoDB的集合与文件结构,打造更具扩充性的数据基础。
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冯嘉昇进一步说明,随着数据量与使用者规模不断攀升,效能优化成为企业部署数据库的关键课题。MongoDB总结出十二种常见效能优化模式,帮助开发者针对不同情境制定策略。
首先,企业必须明确定义需求,设定具体且可衡量的效能目标,例如「每秒1万次更新」;其次,专案团队需以系统性思维检视整体架构,因效能瓶颈可能来自CPU、存储器或IO。透过像Atlas Profiler这样的瓶颈检测工具,才能有效定位问题来源并精准调校。
「AI应用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建立统一且高效的数据基础。」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张仁江指出:「MongoDB以单一平台单一API即可同时支持交易数据与矢量查找数据,结合弹性的文件模型与内建安全机制,大幅降低跨系统整合的复杂度,协助企业快速迭代AI应用。」
他补充,MongoDB也原生支持 LangChain、LangGraph 等热门架构,并可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与代理工作流程记忆,维持高度的模型无关弹性,避免被单一供应商绑定。
多云策略强强联手 打造跨云生态系
监于公有云服务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后盾,MongoDB Atlas除了不断投入创新研发,也积极推动多云策略,与Amazon Web Services、Google Cloud与Microsoft Azure三大云端平台建立深厚合作夥伴关系,为企业用户打造跨云部署的高度灵活性。企业可依据市场特性与用户需求,采取最合适的营运策略,达成数据在地化、弹性扩展与多元云架构等目标。
AWS台湾资深合作夥伴解决方案架构师徐任弘指出,近几年生成式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2025年的焦点更在于创造实质商业价值。AWS透过Amazon Bedrock、Amazon SageMaker与Amazon Q等完整AI堆叠,协助企业降低导入门槛并提升安全性与扩展性。
其中,Amazon Bedrock为AWS的核心平台,内建Claude、Llama、Titan 、Mistral等多样化模型,开发者可透过单一API快速存取并依需求定制化。结合 MongoDB Atlas 的 Vector Search 语意检索与实时数据存取能力,可进一步强化生成式AI的稳定性与精准性。
Google大中华区合作夥伴架构师总监林政君表示,根据Google Cloud最新研究,已有52%企业开始部署 AI Agent。Google Cloud透过Gemini API与Model Garden提供开发者多样化的模型选择,并藉由Agent Engine与Agent Development Kit(ADK)打造完整端到端开发与托管平台,简化AI Agent的设计、部署与监控流程。
MongoDB则能与BigQuery、Pub/Sub、Dataflow等服务无缝整合,让企业同时兼顾实时与批次数据流动,并强化数据安全与治理。这种最佳组合让企业不仅能快速建立数据管道,还能将AI能力应用于客户服务、自动化决策与营运优化。
随着AI与应用程序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MongoDB凭藉灵活的文件模型、强大的查找与矢量处理能力,以及与三大云平台的深度合作,已成为企业加速创新、迈向数码未来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