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无线移动通讯4G新世界
首先与各位分享一个好消息,今年10月我们贝尔实验室的2位研究人员35年前所发明的CCD得到诺贝尔物理奖,这是我们公司得到的第七座诺贝尔奖项。
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的新兴应用和装置,近几年发展十分快速,才没多久以前还在固网上相当流行的当红新应用,像是flickr、facebook,现在都逐渐导入到移动设备。这也造成移动设备的生态愈来愈丰富,有更多创新的新一代产品和通讯工具不断被创造出来。
根据统计,2011年之前,全球大约有40亿人将持有手机,手机的成长性十分显着。其中智能手机因为屏幕大,分辨率高,处理速度够快,十分具备市场潜力。
另外,Y时代,也就是Millennials的兴起,也带动无线通讯的需求,这些新时代年轻人的沟通方式与过去是不同的,过去长时间都是以一对一对话为主的沟通模式,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却喜欢将照片、文字或影像等生活点滴放在网络上与其他人分享、讨论。这些Millennials在未来几年将陆续投入职场,也会将他们的生活方式导入工作环境中,整体的改变势将逐渐发生;可以预期,方便的宽频联网生活方式将成为主流。
各种信息的爆炸使运营商产生了许多问题,运营商多以收取固定费率、普及的覆盖率(这对台湾地理环境来说是个挑战)、降低成本等三方面求取平衡为考量,这三方面不断拉升,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带宽的需求更强。
上述评估落实在无线通讯运营商可以看到,2004到2007年,欧洲的ARPU (每用户平均收入)减少了30% (台湾则保持稳定),2G的覆盖率有97%~99%,3G则减为70%,那麽4G呢?又该提供哪些服务?成本方面,欧洲运营商认为3年内要将每座基站的成本减半。
有一个具体的结果可以参考,那就是,2008年,有高达三分之一的手机上网流量是来自于iPhone。
由于信息爆炸、带宽需求大增,运营商就必须不断投资建置宽频网络,然而网络流量的增加与业者营收的增加并不等量齐观,而是愈差愈远,就好像一把剪刀的形状,也是俗称的剪刀理论。这种剪刀效应变成运营商很大的挑战,降低每MB的成本、减少整体拥有成本(TCO)、或者开创新的商业营收模式成为业者致力的方向。
带宽需求驱动各种通讯规格的演进,而不管是GSM/EDGE、TDMA、CDMA、BWA技术标准,现在都走在进阶到LTE的路上,未来的问题在于,2G演进到3G,花了5年,甚至有人说10年的时间,那麽4G呢?4G时代来临之前,2G和3G要舍弃掉吗?迈向4G,需要更多的驱动力量。
4G是端对端的IP传输方式,backhaul骨干网络是否跟得上是一个问题。并且,有些业者可能因应不同的客户,手上握有5个或8个Flat IP,转成端对端的IP,基站要如何建置,而不是语音走语音的、数据数据走数据数据的,这些都是未来将面临的问题。
LTE的进展时程,预期2009年先有LTE dongles问世,2010年开始有内建LTE的Netbook或MID,2011年内建LTE高端手机问世,2012年则普及到中端和低端手机,2013年以后可能有我们现在想像不到的新兴移动设备。
Alcatel-Lucent掌握了端对端LTE关键技术,像无线通讯存取技术OFDM、MIMO、SON技术都由贝尔实验室研发成功,以及进化式UTRAN、覆盖式RAN、Flat-IP RAN等,或IP服务端的手机移动状态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进化封包核心(packet core)、服务认知(service-aware) IP等技术。
至于BSR Femto更是未来增强4G技术的明星,它是扁平式架构的许多超微小型基站,可以让一直以来相当困扰的室内覆盖问题获得解决,支持任何手持装置及DSL骨干连结。同时接取点可以减轻宏观层的流量,改善运营商的覆盖及服务品质,增强数据使用效率。
Alcatel-Lucent在端对端LTE无线通讯新体验的产业变化关头,扮演着主要领导角色,同时也是唯一获得Verizon在RAN、进化封包核心和IMS三种LTE关键领域都选择使用的厂商。
目前导入3G的各种装置已经很多,LTE则还有长路要走,预期明年上半开始布建,它的生态系统则要大家一起投入,包括装置、CPE等。Alcatel-Lucent采取开放的合作模式,希望可以和在CPE实力坚强的台湾业者,在早期就共同导入4G标准,扭转台湾过去在2G、3G落后的局面。
- 三星:明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上看3亿支
- MIPS参与开放屏幕计划实现跨装置的丰富网络体验
- RIM进一步将IBM Lotus 软件应用于BlackBerry平台
- ESET Mobile Antivirus手机防毒全新登场 移动安全再升级
- 电子书跃上BlackBerry智能手机 台湾大哥大BlackBerry用户率先体验环保无纸阅读
- CSR的连结中心策略目标 要为蓝牙技术建立高连接率
- 德州仪器于 CES 展出业界首款非接触式充电评估套件
- 瑞萨科技提供多款不同类型MCU 广泛应用于各种产业中
- 宇辰光电创新推出新一代多点触控技术 具生产成本低、尺寸应用广、高透光率、低耗电等优势
- 天工通讯推出采用覆晶封装的高整合度单芯片射频前端IC
- 联发科技于移动手持装置芯片系统中采RADVISION技术
- 德州仪器推出具备最低导通电阻的完全整合型负载开关
- 赛微科技声控软件「赛微语音命令」应用于智能手机 延伸发展至导航设备及车用电脑中
- 独家My Phone手机在线备份功能保存手机珍贵数据 来协寻圣诞老人遗失手机 悬赏Windows phone!
- BlackBerry智能手机 全面满足消费者对社群、实时通讯需求
- 投射式电容触控商-富创得科技取得新台币15亿元MID触控面板订单
- 满足多媒体应用需求 移动设备多处理器整合趋势
- 砷化镓晶圆代工的市场分析与角色扮演
- 移动电话多媒体应用的系统平台趋势
- Wolfson数码类比转换器暨喇叭放大器搭载于ASTI助眠器Ecotones Du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