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无线移动通讯4G新世界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Wintech
electronicAsia 2025

迈向无线移动通讯4G新世界

  • 高鸣矫

Alcatel-Lucent台湾区总经理翟良超。
Alcatel-Lucent台湾区总经理翟良超。

首先与各位分享一个好消息,今年10月我们贝尔实验室的2位研究人员35年前所发明的CCD得到诺贝尔物理奖,这是我们公司得到的第七座诺贝尔奖项。

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的新兴应用和装置,近几年发展十分快速,才没多久以前还在固网上相当流行的当红新应用,像是flickr、facebook,现在都逐渐导入到移动设备。这也造成移动设备的生态愈来愈丰富,有更多创新的新一代产品和通讯工具不断被创造出来。

根据统计,2011年之前,全球大约有40亿人将持有手机,手机的成长性十分显着。其中智能手机因为屏幕大,分辨率高,处理速度够快,十分具备市场潜力。

另外,Y时代,也就是Millennials的兴起,也带动无线通讯的需求,这些新时代年轻人的沟通方式与过去是不同的,过去长时间都是以一对一对话为主的沟通模式,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却喜欢将照片、文字或影像等生活点滴放在网络上与其他人分享、讨论。这些Millennials在未来几年将陆续投入职场,也会将他们的生活方式导入工作环境中,整体的改变势将逐渐发生;可以预期,方便的宽频联网生活方式将成为主流。

各种信息的爆炸使运营商产生了许多问题,运营商多以收取固定费率、普及的覆盖率(这对台湾地理环境来说是个挑战)、降低成本等三方面求取平衡为考量,这三方面不断拉升,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带宽的需求更强。

上述评估落实在无线通讯运营商可以看到,2004到2007年,欧洲的ARPU (每用户平均收入)减少了30% (台湾则保持稳定),2G的覆盖率有97%~99%,3G则减为70%,那麽4G呢?又该提供哪些服务?成本方面,欧洲运营商认为3年内要将每座基站的成本减半。

有一个具体的结果可以参考,那就是,2008年,有高达三分之一的手机上网流量是来自于iPhone。

由于信息爆炸、带宽需求大增,运营商就必须不断投资建置宽频网络,然而网络流量的增加与业者营收的增加并不等量齐观,而是愈差愈远,就好像一把剪刀的形状,也是俗称的剪刀理论。这种剪刀效应变成运营商很大的挑战,降低每MB的成本、减少整体拥有成本(TCO)、或者开创新的商业营收模式成为业者致力的方向。

带宽需求驱动各种通讯规格的演进,而不管是GSM/EDGE、TDMA、CDMA、BWA技术标准,现在都走在进阶到LTE的路上,未来的问题在于,2G演进到3G,花了5年,甚至有人说10年的时间,那麽4G呢?4G时代来临之前,2G和3G要舍弃掉吗?迈向4G,需要更多的驱动力量。

4G是端对端的IP传输方式,backhaul骨干网络是否跟得上是一个问题。并且,有些业者可能因应不同的客户,手上握有5个或8个Flat IP,转成端对端的IP,基站要如何建置,而不是语音走语音的、数据数据走数据数据的,这些都是未来将面临的问题。

LTE的进展时程,预期2009年先有LTE dongles问世,2010年开始有内建LTE的Netbook或MID,2011年内建LTE高端手机问世,2012年则普及到中端和低端手机,2013年以后可能有我们现在想像不到的新兴移动设备。

Alcatel-Lucent掌握了端对端LTE关键技术,像无线通讯存取技术OFDM、MIMO、SON技术都由贝尔实验室研发成功,以及进化式UTRAN、覆盖式RAN、Flat-IP RAN等,或IP服务端的手机移动状态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进化封包核心(packet core)、服务认知(service-aware) IP等技术。

至于BSR Femto更是未来增强4G技术的明星,它是扁平式架构的许多超微小型基站,可以让一直以来相当困扰的室内覆盖问题获得解决,支持任何手持装置及DSL骨干连结。同时接取点可以减轻宏观层的流量,改善运营商的覆盖及服务品质,增强数据使用效率。

Alcatel-Lucent在端对端LTE无线通讯新体验的产业变化关头,扮演着主要领导角色,同时也是唯一获得Verizon在RAN、进化封包核心和IMS三种LTE关键领域都选择使用的厂商。

目前导入3G的各种装置已经很多,LTE则还有长路要走,预期明年上半开始布建,它的生态系统则要大家一起投入,包括装置、CPE等。Alcatel-Lucent采取开放的合作模式,希望可以和在CPE实力坚强的台湾业者,在早期就共同导入4G标准,扭转台湾过去在2G、3G落后的局面。

议题精选-智能手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