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善用科技之力 打造民众、医院、产业三赢的智能医疗愿景
COVID-19(新冠肺炎)冲击全球,快速传播的病毒对各国医疗体系带来严苛挑战,与中国仅有一水之隔的台湾,在过去两年间透过政策与科技的搭配成功防堵疫情,面对持续变种的病毒,卫福部次长石崇良指出,科技将在后疫情时代扮演重要角色,政府也将善用此力量强化医疗能量,与国人携手抗疫。
石崇良表示,COVID-19对社会运作带来深切而广泛的影响,但终究有结束的一天,而疫情期间,整合科技与医护两大领域所构建的智能医疗,将改变医疗产业的面貌,并成为疫后生活的新常态之一。他进一步表示,科技是国家防疫与抗疫的重要技术。
在防疫层面,科技是社会维持正常运作的重要支撑,透过网络技术,不仅企业与学校在封城期间仍让员工与学生在家上班、上课,医护人员也能藉由线上通讯进行诊断、照护,避免因频繁接触导致疫情扩散。在抗疫层面,疫苗研发是人类结束疫情的重要作为,强大的电脑运算能力则可大幅缩短开发时程。
在防疫期间大量导入科技的做法将延续到疫后时期,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精准医疗与精准健康概念,更需要科技的协助。石崇良提到精准医疗是全球医疗院所的共同目标,此概念是不再一视同仁的给予病患类似的诊疗,而是针对不同病患生理与心理的差异,给予特定的医疗服务,要让精准医疗实现,就必须精准掌握病患的特殊属性。
近期中研院设立的「台湾人体生物数据库」,还有「人体生物数据库整合平台」及「健康大数据永续平台」所收集的疾病相关数据,就是希望建立属于台湾人的基因库,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找出特定疾病的基因定序,为国人的精准医疗打下基础。除了善用数据建构精准医疗平台外,卫福部近期也着手通过两条对台湾智能医疗发展影响甚深的法条。其一是可提升台湾病历数据价值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制作及管理办法修正草案」。
石崇良提到台湾的电子化病历因建立时期较早,不易与目前市场的主流档案格式兼容,「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制作及管理办法修正草案」可在保障民众就医需求的同时,让电子病历可与海内外智能医疗系统接轨,让台湾智能医疗发展更有优势。其二是「生技医药产业发展条例」,此条例将扩大台湾业者投入生医的奖励与投资税额折抵,给予前期研发者实质诱因,并让台湾的生技发展有可遵循的架构。
从上述作为中,可看出科技对台湾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石崇良表示,无论是智能医疗或精准医疗,都须倚赖高效能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而属于国家重量级基础建设的国研院国网中心,就将成为我国发展精准医疗与智能医疗的最重要推力。
石崇良指出,数据掌握能力是各类智能化系统的效益关键,在医疗领域中,无论是医院中病患的生理数据,或是研究中心的基因,数量都极为惊人,这些惊人的数据量必须搭配高速运算力,进行各种推论演算,方能发挥价值,国网中心的不仅提供高运算效能、庞大存储空间与亲民使用成本外,还有最透明的运作机制,因此与产官学界的链结相当深,卫福部也对国网中心有高度期望,未来卫福部将善用国网中心的资源,并藉由台湾医疗与科技两大产业的力量,打造民众、医疗、产业三赢的智能化愿景。
- 2022智造转型大调查(上)系统整合与人才成首要课题、ESG列升级目标
- 2022智造转型大调查(下)线上办公、备份备援为制造业首要云端应用
- 宏庭科技协助公部门发展与数码转型
- 经济逆风徒增客户压力 云端业者下调业绩展望
- F5 rSeries新平台实现基础设施的自动化与未来化
- 少子化趋势无可逆转 产业用人策略应全面检讨
- 企业最缺的DX人才 商模、策略和数据能力须兼备
- SEMICON Taiwan首度推出全球汽车芯片高峰论坛
携手经济部链结台湾及全球车用半导体与汽车产业生态圈 - 扶田资本携手FoodTech新创共同推动餐饮革命
- 勤业众信:迎向2023 七大关键助生命科技产业崭头角
- 远景科技与WPI世平兴业携手拓展亚太区物联网市场
- Google Cloud台湾双引擎 助攻净零及数码转型
- 加速药物开发 疫后生医数码化新浪潮袭来
- 迎接ESG趋势 打造安全永续 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
- 企业是新创生态系的必要角色!寻求第二成长曲线 外部创新为最上策
- 台湾牙e通发展AI辅助医疗系统有成 推动牙医诊断服务再进化
- 价格差更要进场 纬创创投瞄准3大方向
- 企业IT投资跃升 订阅制改变传统制造采购行为
- 数码浪潮来袭 有效运用统计软件让企业发展更快速
- 消费者如何获得所需的HDM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