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OCP、拥抱开源 AMI与台湾ODM并肩打造新时代基础架构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Event
member

深耕OCP、拥抱开源 AMI与台湾ODM并肩打造新时代基础架构

  • 台北讯

随着云端运算与数据中心产业加速导入Open Architecture与Open Firmware,传统韧体生态正面临深度重构,开放架构已从技术选项演变为产业主流。美商安迈科技商务开发处处长陶大中指出,该公司一直以来都会根据产业演进,持续调整策略与产品方向,并将自身定位为「开源架构建构者」,提供能被真正采用的开源平台。

从IP Code到开源  AMI精准回应产业转型

AMI商务开发处处长陶大中表示,AMI从传统BIOS供应商转型为开源架构建构者,致力协助ODM客户加速开源落地,并降低维运成本、强化产品差异化。AMI

AMI商务开发处处长陶大中表示,AMI从传统BIOS供应商转型为开源架构建构者,致力协助ODM客户加速开源落地,并降低维运成本、强化产品差异化。AMI

随着CSP直接与ODM合作,产业结构已出现显着变化。陶大中表示,现在的CSP业者不再只是单纯采购成品,而是希望掌握更多产品定义权与资源,并逐步建立可维运的自主平台,部分CSP出身开源生态,因此更倾向以自有的Open Source Firmware架构打造平台,以取得更高的可控性与差异化优势。

AMI与OCP(Open Compute Project)渊源深厚,早在OCP初期推动开放硬件规格时便已展开合作,并长期参与标准制定。观察到CSP大量导入OCP规格服务器并带动ODM生产标准化硬件,AMI主动建立对应的韧体标准与验证流程,并参与多个工作小组,将标准转化为产品开发规范,加速客户导入。

值得一提的是,AMI成为首家通过OCPS.A.F.E.认证的独立BIOS供应商,协助ODM/OEM向终端用户提供韧体安全性与程序码品质保证。

在此基础上,AMI推出MegaRAC Community Edition与Aptio Community Edition等开源平台,协助客户快速落地开源策略。在这个产业生态中,AMI扮演「底层基础建设提供者」的角色,将韧体层打造成稳定、可扩展的基底,让客户能在此平台上整合自有IP并进行差异化开发。

陶大中强调,这并非单纯的技术决策,而是回应产业链需求的系统性转型,AMI已从传统的IP提供者,进一步转型为开源架构的建构者,致力于提供可长期维护、可支持多场景的韧体平台。

从专有韧体转型至开源架构,陶大中坦言这是一场「挑战极大的变革」。最大难题在于产业各方对Open Source的定义与期待不一,CSP客户要求不同ODM平台共享同一套韧体基底,以确保测试、维运与部署的一致性;ODM客户则必须同时满足CSP的开源需求及代理与企业端的多样化定制需求,承受双重压力。

技术层面也不容小觑,OpenBMC与AMI IP BMC架构差异大,AMI过去的开发环境又以Debian为主,BMCOpenBMC则是Yocto架构,导致整合困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AMI发展出「OneTree架构」,统一管理不同系统程序码,建立标准化、可扩展的开源韧体基底,让客户能在此基础上快速开发并延伸自有功能,降低导入与维护成本。

同时,AMI采取「开源基底+商用加值模块」策略,开源基底提供标准架构加速导入,自有IP功能模块则可依需求选配,满足更高端、定制化功能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差异化与市场竞争力。

AMI开源平台加速ODM转型  降低维运成本、强化市场竞争力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家ODM厂商导入AMI的开源方案,陶大中指出,导入AMI开源平台,将可为为ODM业者带来两大效益,一是搭配AMI预建的开源架构可快速与硬件平台整合,可减少开发与验证周期;二是降低维运负担,OpenBMC与BIOS都属高度复杂、持续更新的系统,自行维运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与网安应对机制,透过AMI的支持与标准化开源平台,ODM厂商可将维护成本降到最小。

谈到未来规划,陶大中表示,公司将从「人才培育」、「工具链」、「系统级管理支持」及「验证平台」四大主轴全面布局开源架构。针对台湾资深韧体工程师人力不足,AMI成立专责训练团队,为资深工程师提供模块化开发界面,并为新进工程师建立完整训练与认证流程,加速客户团队成长。

同时,AMI持续开发建置OneTree Development Studio编码工具、韧体更新工具及DCM多服务器/多机柜管理平台,将开源架构从单一服务器扩展至机柜级别,满足大型云端与AI基础设施的集中管理需求。

此外,AMI计划推动「Meridian三方共赢验证平台机制」,透过自家开源程序码预先验证ODM硬件平台,让CSP客户可直接选择符合需求的硬件与韧体组合,提升一致化韧体体验;对ODM而言,取得AMI认证标章可拓展市场,而AMI也能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范围,实现CSP、ODM与AMI的三赢。

AMI与台湾ODM并肩作战  从制造者走向定义者

观察近期产业发展,陶大中认为台湾ODM与系统整合厂商已从被动制造者转型为产品定义的第一线,可直接掌握客户需求并快速回馈设计与供应链。

他指出,台湾厂商在OCP/SRI生态具备三大优势,包括直接连结全球云端/AI客户、产品开发弹性高,以及具备由ODM跨足OEM甚至服务提供者的潜力。AMI与ODM客户的关系,已转化为共同面对终端客户的协作夥伴,凭藉跨足市场端与设计端的双向理解,提升产品开发效率与匹配度。

陶大中最后强调,开源不是「交棒给社群」,而是产业共同维护与落地的过程,必须兼顾技术开放与商业价值的平衡,台湾ODM与AMI的结合,将成为开源系统架构落地的最佳实践。

随着开放架构成为主流,能提供稳定基础建设、专业整合与持续维运支持的业者,将在新生态中扮演更关键角色,AMI未来将持续以深厚的韧体专业与全球生态资源,作为台湾产业链迈向开源转型的坚实后盾。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