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光子进度超乎台积预期? 光通讯CPO提前热身 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0220
世平

矽光子进度超乎台积预期? 光通讯CPO提前热身

  • 韩青秀台北

矽光子CPO开发脚步加快,供应链预期,2025年热身赛将更趋白热化。李建梁摄
矽光子CPO开发脚步加快,供应链预期,2025年热身赛将更趋白热化。李建梁摄

尽管台积电认为矽光子光学共封装(CPO)技术量产仍需要1年或1年半以上,但光通讯业界指出,近期CPO发展脚步加快,试量产线2025年启动小量出货,有机会推动2026年下半,CPO出货进入里程碑。

AI加速数据运算与传输量的需求爆发,光通讯产业供应链齐力布局矽光子CPO关键技术,将解决传输信号受到传统铜线路的速度限制。

业界指出,矽光子CPO牵涉众多供应链的串联整合,发展进度存在不少变量,但重点仍取决于台积电的主导。

然近期市场传出,2025年底至2026年初,1.6T CPO模块将有望小量出货,这具有重要的产业宣示意义。

随着小量验证在2025年快速展开,目前各家光通讯业者已积极布局,若能顺利抢占先机,将在未来AI赛道掌握高速成长动能,故2025年热身竞赛将更趋白热化。

为了解决传统信号传输速度在超过200G后,将面临信号损失超过容忍值等关卡,所需的铜缆数量将会直接翻倍,导致耗电与散热问题更为严重。

若NVIDIA下一时代Rubin平台进入NVLink 6.0规格阶段,在数据总传输量可能倍增下,CPO模块导入必要性将大幅提升,方能解决AI服务器面临的传输瓶颈。

业界认为,2027年Rubin Ultra将可望首度搭载采用,故原本预期矽光子CPO量产落于2027年。

近期传出,CPO的三大组成结构中,台积电将可由先进封装SoIC技术来整合集成电路(EIC)以及积体光路(PIC),使用矽中介层进行芯片连接。

若顺利完成验证后,制程生产问题可望大致解决,至于连结PIC/EIC信号至外部的FAU(Fiber Array Unit),涉及到微光学系统以及连接外部光纤,台积电仍与合作厂商扮演主导开发的角色,但未来量产需求放大,后段委外订单也将陆续释出。

尽管供应链对CPO进度泰半低调,但上诠被外界视为与台积发展CPO最密切的合作夥伴之一。

上诠预计,2025年CPO光纤阵列相关产品将小量出货,且董事会通过2025年将砸下新台币17.7亿元的资本支出,用于购置设备、无尘室及次时代技术研发等。预计2026年起,数据中心将由现有的插拔式光纤连接,逐步转向CPO整合光学引擎的发展。

上诠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包括高密度、高精度的光纤阵列制造,以及光纤阵列元件FAU的精准对位与封装技术。

上诠2024年前三季的矽光及CPO封装产品营收比重约7%,较2023年的5%微幅增加,营收主要来自NRE开发,随首条试产线从2024年底启动试产,预计2025年可望带来部分出货营收贡献。

此外,持股上诠4.55%的波若威,也切入到EIC-PIC的FAU贴合及光纤线的连结程序,中长期可望切入CPO外部雷射的封测程序。

光圣转投资的合圣科技,也聚焦于矽光子CPO的PIC技术开发。

据悉,透过光圣牵线,合圣与日系光纤模块大厂展开合作,而FAU则是光圣本业强项,估计2025年可望小量出货。

由于看好日系厂商在光纤技术领先,合圣可望与日厂搭配开发,后续有机会将回归串联至台积电及NVIDIA供应链。

上游磊晶大厂联亚受惠于矽光出货强劲,估计2025年第1季营收有望上看4.5亿元,相当于季增56%,虽然1月营收公布为1.22亿元,年增7.41%,但若要追上单季成长幅度,2~3月营收仍需要冲刺成长。

联亚表示,虽然2025年1.6T规格在数据中心刚开始采用,并与数家客户合作开发CPO产品,但不预期CPO将在2025年进入量产,主要是CSP客户对CPO的耐热度、信赖度还有疑虑,即使2025年有小量出货,仍要经过1~2年测试才有机会量产。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