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台积斩断GaN代工另一篇章 惊传比亚迪「黯然神伤」
台积电证实在未来2年内,逐步退出第三类半导体之一的氮化镓(GaN)领域,引发市场震撼。事实上,台积电目前就是全球的GaN晶圆代工龙头。
该事件使市场目光聚焦在台积电GaN大客户纳微半导体(Navitas)身上,信息更是由Navitas率先揭露,台积电被动证实,而Navitias在泪别台积电的同时,还得积极找寻其他替代方案。
除了「转单说」,让力积电大受鼓舞之外,业界更传出,中系电动车龙头比亚迪才是真正大受内伤的业者,颇有「黯然销魂」之感。
订单结构丕变 两原因让台积难以乐观
事实上,Navitas GaN代工订单转向力积电,其来有自。
双方其实原在GaN低压产品,已合作多时。2026年已达100伏产品,未来1~2年内,可望再拉升至中高压领域合作。
另外,力积电本身并无GaN磊晶(Epi)制程,外传将交由环球晶(GWC)、苏州晶湛(ENKRIS)操刀。
然而,供应链业者透露,促使台积电收摊主因,包括订单结构改变,以及对未来实在难以乐观,主要有两大面向。
其一,中系厂下单量拉升。
近几年中系业者下单台积电的GaN代工订单,正逐步攀升,尤其是电动车龙头比亚迪,市场传出,已是台积电GaN的前三大客户之一。
而Navitas在中系厂低价竞争下,压力拉升。虽然仍是从低压领域,逐步朝中高压GaN发展,但市场推估,以其下单量观察,恐掉出台积GaN的前三大客户外。
其二,是未来利润率不明。
其实自2025年以来,外传台积电的中系客户订单量明显增加。可想而知,这促使台积电当机立断,着手GaN的收摊计划。
这其实是「壮士断腕」策略,因为可预见的未来,GaN毛利率只有持续下跌,主因GaN订单结构变化,使台积电间接被卷入中国的内耗狂潮中。
尤其中国从电动车产业内耗达到巅峰,间接传导到GaN产业,力道也持续加大。
GaN是问题儿童? 台积专业代工仍受肯定
相较于矽基(Si)先进制程,台积电拥有绝佳话语权,甚至在动荡环境中都有涨价本钱。也因为这张先进半导体技术王牌,业者透露,连其他相对成熟的制程,客户端也不轻易撼动。
相较之下,GaN成了「问题儿童」,产能、营收都难与Si相当,更别提毛利率及获利。
不过,令市场好奇的是,比亚迪的GaN元件,为何不是下单给价格最具优势的中国GaN龙头英诺赛科,或其他中系厂,反而低调交由台积电代工,且订单还相当可观?
业者解释,因为英诺赛科是垂直整合的IDM厂,比亚迪以及其他中系厂,「基于技术外流」等顾虑,当然选择代工地位鲜明,且未曾动摇的台积电。
中系业者不是只有价格内耗,其实技术、专利亦然。
合作中更需要提防专利技术出现破口,这是必要的生存之道。特别是比亚迪除了电动车,也涉及诸多关键零组件自制,要顾虑的层面多且杂。
因此,若可以找到「护城河」,像台积电这般,让比亚迪无后顾之忧,就更能专注于关键战场的竞争。
中系GaN业者技术、品质仍有提升空间
另外,中系GaN业者的技术及品质,是否能与台积电比拼?也是考量之一。
尤其比亚迪多数用于汽车领域,不论是电动车内,或是充电桩,都要求一定的可靠性及稳定度,甚至为国际手机品牌代工,同样要求高品质。
据了解,比亚迪在台积电GaN下单,主以高压GaN为主,显见GaN在充电桩、电动车等领域正逐步被引入,而非由碳化矽(SiC)强势打压,特别是比亚迪也耕耘SiC。
上述由供应链业者所提供信息,细节以相关业者的公告为主。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