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IMES Research观察,中国大陆公有云指标业者在「十三五」阶段即相继投入量子技术发展,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再度重申量子技术的重要性,然目前中国主要云业者的量子策略首重开发量子模拟器及完善量子云平臺项目,在量子电脑或处理器方面尚无显著进展。尽管现阶段已有其他少数业者投入量子电脑开发,但也透露出中国量子运算产业发展正面临软硬件失衡挑战。
2021年是中国进入「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量子技术继续被中国政府列入首重科技项目之一。尽管量子技术仍为发展前期,但量子运算及量子通讯发展涉及药物开发、能源材料及国防安全等国家议题,促使世界各国明订量子技术为国家发展策略。
中国自2016年开始的「十三五」便将量子技术列为科技发展重点项目,以结构性政策扶植量子产业发展,主要云端业者也陆续成立量子研究团队,发展量子运算相关服务。
阿里巴巴推出挑战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的量子模拟器「太章」,同时发表阿里云量子开发平臺;百度量子策略延续AI主轴,推出围绕量子机器学习工具「量浆」等三大项目;华为则是以量子化学切入量子领域,发表HiQ量子模拟器及云平臺;腾讯发表量子云平臺Simhub后,后续暂无显著进展。
综观中国主要云业者量子发展现况,至今未有明显量子电脑策略或具体成果,然实体量子运算资源仍为量子产业发展基础。目前中国已有少数科研单位或新创业者投入量子电脑研发,其高度稀缺性势必成为未来各云平臺积极争取合作目标。后续是否由国家政策主导合作方向,或引入其他国家的量子运算资源,以及对全球量子产业发展的影响,皆值得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