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科技部推出高科技研发計劃「前瞻芯片系统及半导体设计」,其中包括MRAM、RRAM、量子计算及人工智能芯片等子项目。先不论这些项目的一些执行细节诸如主持人、经费、計劃详细内容等,在宏观战略上有几层意义值得称许。
与政府正在推动的其它大型計劃相较,这些科技計劃的内容担当的起「前瞻」二字。量子计算未来注定会在机器学习上大放异彩,虽然目前量子位元数目有限,而且量子计算机需在极低温环境下运作,但是个别元件如量子存儲器(quantum RAM)、量子闸极(quantum gate)等均已可在室温下运作。更重要的,这些量子元件与传统半导体的制程兼容性越来越高。这是个离实用阶段不算太远的新技术。
MRAM虽已濒量产,但是元件微缩以及研发新的翻转磁矩机制以降低电流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MRAM、RRAM这些新兴存儲器是半导体产业在摩耳定律将尽时持续增加经济价值的新方向。
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未来在每一个领域的应用都会发挥效用,目前在台面上的有英伟达的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英特尔的CPU+FPGA以及Google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3种途径,途径的分歧也意味著这是个刚萌芽的领域。
科技部計劃内的项目都是未来持续、快速成长的领域。早期切入,而且连结臺湾既有优势,是正确的抉择。
这些計劃将引领学术进一步向产业倾斜。科技部的前身是国科会,除了所辖的科学园区管理局外,过去的经费大部份用来支持基础科学研发,与产业有关的技术研发则大部份由经济部科技处支持。科技部这个計劃进一步强化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结合,这对缺乏基础科学研发的臺湾制造服务业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未来科技的研发,更多的会依赖于基础科学知识的应用。像量子计算中对于两个量子位元的运作-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的重要理论Bell’s theorem前年才有实验的完整证明。
很难期待目前的产业结构具备这些新颖而驱动新科技的基础科学知识。政府带动的新投入会让产业清楚意识到基础科学在未来产业研发的力量,加速产业与学界结合的步调。
最后是人力资源的供应问题。在MRAM切入的过程中最痛苦的莫过于找不到有经验、甚至只是受过学校关于此方面训练的人才。过去产业界经常抱怨学校系统训练出来的学生与产业的需求不符,但现在面临新问题:基础科学转化为商业的技术加快,以致于产业界没有时间和过程培育人才。
政府的科技政策支持前瞻科技使得教育系统向可以商业化的科技领域更大投入,并且建立相关的人力资源体制-教授、博士后、博硕生。三星在研发MRAM的早期就已向韩国的学术界、乃至于世界级的学术领袖广发英雄帖,邀请加入研发计划。臺湾现在才由政府领军促成也不嫌迟,因为基础科学与产业科技的快速转化将成为未来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