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Dwebinar1106
ADI

新闻很多是假的,小说、连续剧才是真的!

大家都在谈PR的时候,新闻作业深受企业运作的干扰,组织化的网军、自媒体,改变了媒体的生态,各种似是而非,被人工智能调校过的新闻,或者来自民主国家与极权政府的内容、属性也有很大的差异。人文素养成为分辨是非的基础,但我们怎能期待社会上每个人都能格物致知,明辨是非呢?

新闻很多是假的,刻意操作的,传统上我们基于新闻自由的原则不能干涉,但我深信长期经营品牌、品质的媒体,终究有一天会成为独立于网络平台之外的强大力量。欧美顶尖的媒体机构已经能以全球市场为基础,布局长期收费的机制,但中小型的国家该如何因应呢?

一旦媒体市场被网络平台控制,缺衣少粮的媒体还能存活吗?愿意以媒体为志业的年轻人,还有机会挑战第四权的制高点,成为影响社会的关键力量吗?一旦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麽没有自主能力的媒体,将会是另一个国安问题。

我曾经读过一本小说,场景描述的是1920年代的湖南乡下,民不聊生的社会底层群众,组织了一个攻打县城的队伍。从人数规模、使用的武器、官方应对的方案,可以想像100年前的国内是如何不堪,这只是民众在面对旱涝时,为了求生存而不择手段的场景,让我想到官逼民反的现实。

《花园口》这本小说与《1942》这部电影,描述的都是河南人在中日战争时的困境。《花园口》讲述日军侵华时,国军部队为了延缓日军抢攻武汉(国内工业中心)的时机,决定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堤,让黄河水成为阻挠日军机械化部队进袭的时机。这个举措确实有效,但却是上百万河南百姓用性命换来的。

在《1942》电影中,老牌演员陈宝国饰演的地主,好不容易用独轮车推着积攒的粮食要到陕西避难,但一路上他与觊觎粮食的饥民如何尔虞我诈,也成为那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忆。我还记得有一幕是为了抢粮食,有人被倒栽葱送进了热锅里。人如蝼蚁是战争中常见的影像,我们想尽办法希望用各种规范规避战争,但显然成效时好时坏!

最近国内还有部《县委大院》的连续剧正在热播中,我没有追剧的习惯,但这部连续剧前几集,描述国内基层政府如何面对动迁、地方政府如何开会、书记与县长的相对地位等都有明确的影像,所以我说这些都是真的。至于共产党的地方领导们如何领导群众,《县委大院》里的故事真真假假,在国内,共产党说了算,那就请大家各自评论吧!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着有《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数码台湾》、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