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member

从硅谷看台湾奇蹟(9/10):硅谷的华人组织与产业领袖

众所周知,近几年印度裔科技长才屡获青睐,成为世界级科技巨腕的CEO,但听说硅谷的印度人科技协会只有1家,别无分号,但华人却有36个大小不等,各立门号的科技协会。

根据过去的习惯,会长通常任期只有一年,之后交给候任的副会长接棒传承,听起来很民主,实际上运作起来大小帮派林立,谁也不服谁,很多人都可以拿出理事长、会长的头衔,如果再加上「政治光谱」的搅和,要掌握足够的资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近几年看到年轻一代不愿意用传统的方式运行,而中美关系也激化了变革,我们正在观察硅谷华人对于两岸科技业的认同,也正在出现质变。

台湾出生的科技人多数不愿意招惹是非,我们可以从黄仁勳、苏姿丰公开谈话的用词遣字看得出很多CEO身不由己。

我在拜访几家企业之后,与刚刚卸任CEO的新思科技陈志宽约在Palo Alto Country Club见面。那是个可以鸟瞰硅谷,而且交通方便,邻近高级住宅区的高尔夫球俱乐部。

陈志宽开玩笑说,住在这边很安全,隔壁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家,他比我有钱,他们家的狗比我家的孙子还值钱。再隔壁一整片山坡都是惠普创始人的家,硅谷发迹早的,财富数不完,用硅谷的方法发展产业一定是对的吗?

我认识很多位1990年代在硅谷发迹、成功的台湾人,但就跟台湾一样,他们的战绩也没有延续到下一代。是经营视野使然,还是时代的演化,台湾招式用老、食古不化呢?

新思在台湾有上千人,但印度已经多达5,000人了,对台湾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硅谷企业把国内以外的亚洲国家当成「一挂」,只是台湾底子雄厚的IC设计业有足够的跨国管理人才吗?

过去20多年,台湾人才在跨国公司中都是聊备一格,不仅薪资条件差,升迁、出差受到委屈的也不少。台湾人总是逆来顺受,以后还行吗?

在美中贸易大战的大框架下,以后的世界演化成China and beyond China,台湾的下一代有多大的能耐在国内以外的市场上举起企业的大旗呢?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着有《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数码台湾》、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