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1018
ST Microsite

逆势上扬,才是真功夫

创业跟革命一样,绝对不是请客吃饭,让年轻人有更多创业的机会,是整个社会往前迈进的重要动能。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时代的陷阱,年轻人的眼泪」,谈1970年代参与RCA计划的半导体业前辈,以及1980年代在施振荣、苗丰强引导下,施崇棠、林宪铭、李焜耀、童子贤等人都成为时代的英雄,那个时代的创业家英雄辈出,成群结队而来。

但19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创业成功的范例却不多见。我想,他们在大学毕业后,看到的是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新兴的商机,也希望在网络时代的大潮中,成为成功的弄潮儿。但多数人忽略台湾只是2,330万人的小市场,不可能有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这种商机。

根据DIGITIMES调查,77%新创企业表示如果可以上市募资,它们将离开台湾,出国上市的顺位依序是美国、国内与日本。如果政府、社会处心积虑、输送资源给新创企业,但开花结果却不会在台湾时,我们应该如何省思策略主张与资源流动的模式。

《孙子兵法》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不久前也听到一位创业家说,创业成功的五大要素中「时机」排名第一,我的理解是「看懂时代的机遇」,才能事半功倍。智能手机兴起之后创业的台湾年轻人,苦熬多年后成绩却乏善可陈,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或者忽视了「时代」隐藏在背后的陷阱。

几天前,受邀在阿里巴巴新创论坛中谈「逆势操作」的创业经验,讲完课之后,留下来聆听几位1980年前后出生的创业家谈他们的创业经验。他们都是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依然可以持盈保泰,维持正常运作的网络新创公司。

这些新创企业家强调「心态要健康,财务要透明」,我知道这是创业者必须共同遵守的法则。听完之后,第一个念头是台湾的创投业者是否可能重新建构一套资本运作体系,给这些浴火重生的新创企业家优质资本的活水源头。

失败过、熬过苦窑的创业家,韧性无可比拟,创意与经验正值颠峰,其实《孙子兵法》也说,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投资他们成功的机率,一定远高于涉世未深、好高骛远的菜鸟创业家。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着有《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数码台湾》、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